自从去年秋天给儿子报了苏北医院旁的那个培训班,我便开始了每周雷打不动的接送。暑气渐浓时,每每走过南通西路渡江桥那段,总有个画面从记忆深处浮上来。
约莫是二十多年前的一个盛夏正午。柏油马路被晒得发软,蒸腾起阵阵热浪。四下里静得出奇,偶有汽车飞驰而过,掀起一片尘土。我踮着脚尖,伸长脖子张望,等着那班不知是26路还是19路的公交车。
那时我还是个乡下孩子,进城要转好几趟车,实属不易。城里人的生活在我眼中闪着光——骑着自行车上学,坐着公交逛街。这个等车的画面,就这样烙在了记忆里,成了童年最鲜活的渴望。
自从去年秋天给儿子报了苏北医院旁的那个培训班,我便开始了每周雷打不动的接送。暑气渐浓时,每每走过南通西路渡江桥那段,总有个画面从记忆深处浮上来。
约莫是二十多年前的一个盛夏正午。柏油马路被晒得发软,蒸腾起阵阵热浪。四下里静得出奇,偶有汽车飞驰而过,掀起一片尘土。我踮着脚尖,伸长脖子张望,等着那班不知是26路还是19路的公交车。
那时我还是个乡下孩子,进城要转好几趟车,实属不易。城里人的生活在我眼中闪着光——骑着自行车上学,坐着公交逛街。这个等车的画面,就这样烙在了记忆里,成了童年最鲜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