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起真正的中观见
能够领受“无生”,这是进入大乘佛法的门坎,不能理解“无生”,永远是在大乘佛法的门之外游荡。
二谛是权变中观, 泯灭二边的无生法义是究竟中观。
有无
- “有”很好理解,就是“实有”,就是“存在”,就是凡夫所执着的自以为存在的这个世界。那问题是什么是“无”?那我们就看看龙树是怎么解读这个“无”的?在龙树的《中论》第十五品,也叫做《观有无品》,他的第五颂有这样一句话,鸠摩罗什把它翻译为“因有有法故,有坏名为无”。
- 吕瀓先生是这么翻译的,说“世人谓有物,变异为无故”
- 北京大学的叶少勇教授,依据梵本做了现代汉语的翻译,他把这句话翻译为“因为有之变异性,人们即称之为无”。
- 因为那个“有”,那个凡夫自以为的这个存在的世界有了变化了,这个“有”变成了“没有”,这个叫做“无”。“有”变成了“没有”,叫做“无”,因此“无”是相待于“有”而施设的。
- “有若不成者,无云何可成?”叶少勇教授的翻译是“事物之有若不成,无亦即是不成立。” 什么意思呢?就是那个“有”,如果从来压根儿它就是没有,那还会有“无”吗?因为“无”是从“有”变“没有”,那么压根儿就没有“有”,也就不存在着一个“有”能够变成“没有”。因此从来就没有“有”的话,那个“无”也就不会成立的。
- 我们只要能证悟到凡夫境界的一切法本来无生、空性,它根本没有,这个“有”不存在,那么也就不存着一个从“有”变为“没有”的“无”。因此,这个时候我就可以概括为“因非有,故非无”,因为从来压根儿就没有“有”,因此那个“无”,也就无从安立了。
- “二谛”是用“非有”对治“有”,“非无”对治“无”,是“既非有、也非无”,
- 这跟“二谛”时候的模式完全不一样。这里不是什么“有”破过头了,而落入了“无”,而是要彻底地破“有”,要一如既往地、始终如一地破“有”,以至于把“有”破成根本没有。
- “无”泯灭了,也就没有“无”可落了。
鸠摩罗什: 因有有法故,有坏名为无,有若不成者,无云何可成?
吕瀓:世人谓有物,变异为无故
叶少勇:因为有之变异性,人们即称之为无,事物之有若不成,无亦即是不成立。
- 有就是实有,存在,无就是 有变坏了 。
- 用龙树的中论来说明 , 没有了 ”有“, 也就没有了 ”无“ 。只要证悟了凡夫境界根本就什么都没有 , 也就没有从 ”有“ 到 ”无“ , ”无" 也就无从安立了。
- 和二谛的区别就是 ,二谛用 非有对治有, 用 非无对治无 , 即非有也非无 , 泯灭二边是用 因非有故非无的模式来对治。
- 泯灭二边的模式不存在破过头的情况。
断常
- 什么是“常”?存在就是常。只要是存在,只要产生了,就是常。
- 那么“非有”,就是根本就不存在,这就是“无常”,这就是“不常”。那既然“不常”,它肯定就“不断”。因为什么是“断”?就是先是“存在”,后来变为“不存在”,现在连“存在”都不存在,因此就不存在着“从‘存在’变为‘不存在’”,因此“断”就无从安立。
- 所以“不常不断”,是“因不常、故不断”。
断常也可以用 因非常故非断 来破。
不生不灭
- 《中论》龙树的第一颂,也叫做《皈敬颂》,注意,这一颂是排在第一品的第一颂之前,也就是一开章,龙树上来首先说了两句话,鸠摩罗什翻译为“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所以大家看,龙树《中论颂》一开口上来就说“不生亦不灭”,这就是“八不”。
- 它的第一品的第一颂就告诉我们:诸法,就是我们凡夫境界存在的这一切,它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这是印度的哲人们认为,凡夫境界的一切的存在,如果它要是一种存在的话,它就得产生,而产生的方式仅此四种,绝没有第五种。
- 你怎么就一定认为,龙树说的“不生亦不灭”,是“因不生、故不灭”?那它怎么就没有可能是“既不生、也不灭”呢?那么大家就看《中论颂》的第一品的第一颂,鸠摩罗什翻译为“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 什么叫“不生亦不灭”的“不生”,就是在龙树看来,凡夫境界的一切的存在,这一切诸法,它根本就不可能从这四种方式产生,“是故知无生”,它根本就没产生。
- 鸠摩罗什翻译成“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北京大学叶少勇教授,他的翻译是“佛说‘如是之’缘起,戏论息灭而妙善,是诸说者中最胜,于彼我恭敬敬礼。”
- 对照梵文,就是“缘起”这个词,“Pratītyasamutpāda”,没有问题,就是“缘起”。也就是因为佛说了“缘起”,那么一切凡夫的戏论,都熄灭了。 而说这位缘起者——也就是指佛陀,那是一切说法当中排第一——最胜,因此龙树说:我恭恭敬敬地顶礼他。
中论第一颂: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诸法不 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 , 所以诸法根本没有产生。 既然没有产生也就没有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