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黑牛

在农耕文明里,谁家没有一两头牛,别说生活没着落,那面子都说不过去。所以在农村里,牛,一直代表着一个家庭的经济实力、生产能力,也是因为一头牛,一个家庭,往往能吸引来其他家庭一起劳作,组成合作生产队。有牛出牛,有人出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农村的基本生产合作模式。

爷爷的父亲在以前的社会算是个地主,据说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因为乐善好施,所以在村里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也因此,我爷爷也算个富二代,生活也还算滋润,至少不用到地里。到了我父亲这代,就不太行了,但至少父亲的小时候还是个无忧无虑的公子哥,至少不用下田耕地。世界运转有其自然规律,时代的发展也有其洪流。规律和洪流会造就一批人,自然也就没落了一批人。家道没落之后,务农也就是多数人的出路,我父亲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其中一员。

母亲也是个大家族,但是家族没落的早一些。母亲跟我说,她5岁就开始放牛了,刚好她也是属牛的,所以每次跟牛一起的时候,总感觉牛能听懂母亲的话,相处时很是和谐。所以即使生活很苦,工作很累,母亲还是喜欢牛,放牛也是她小时候的主要工作。等嫁到到我父亲这里,务农就是家庭的主业,照顾家里的那头牛就成了我母亲的主业。

我记忆中的第一头牛,是一头黑色的大母牛,毛色很黑,全身上上下下都很黑,长长的尾巴拖着个扫帚也是黑的。头顶长了两个角,一个长一个短,不像其他牛的牛角,又长、又卷,看着怪吓人,所以看起来倒也多了几分可爱。眼睛很黑,很大,比大珠子还大,但是不吓人,你看它,它看你的时候,你会想多对视几秒,有时感觉甚是和蔼。老黑牛的力气很大,也很勤劳,每次家里或是一起劳作的家庭要犁地、插秧、种番薯、种花生,它都是一牛当先,二话不说,不管天气再热,都坚持劳作。有时候一天下来,来来回回,在地里走了百来个回合也是家常便饭的事。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母亲抱着我骑在老黑牛的背上,那温度,我至今都还记得。有一次,母亲带着我去放牛,那是大雨过后的一个清晨,老黑牛在牛棚里呆了几天,也吃了几天的干草,那天特地带它出来走走,吃吃鲜嫩的草。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水渠,那是一套郁郁葱葱,长满青草的小沟,老黑牛走进小勾里的时候,刚好没过大腿。正好是春分时节,那草都长得格外的好,老黑牛大口大口的啃着,眼睛都不瞧我们一下。看的出,我们家牛也是真的吃的很开心。等它吃的差不多了,母亲问题要不要骑上去试试,我兴奋得手舞足蹈,我早就想骑上牛试试感觉了,电视里骑马的情节看多了,总是那么令人向往,现在没有马,骑一下牛也不错。母亲把我抱上了老黑牛的背上,肌肉抖动的厉害,让我整个人颤颤巍巍的,全身上下酥酥麻麻的厉害,搞得我哈哈大笑,都停不下来。母亲放开了手,我把手放在牛背上,暖暖的感觉瞬间传到了我的头皮上。黑牛往前走了一下,感觉我要倒了,母亲便一把把我抱下来了,下来的时候看一下手掌,油油的,估计那就是牛油了;闻了一下,还有股牛骚味。

那是第一次骑上牛背,也是我惟一的一次,是我这辈子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小学时候,读到牧童骑黄牛那篇文章,我还在窃喜,我可是骑过牛的人。

老黑牛是母亲的主业,是家庭的生产主力,也是家里的经济来源之一。几乎从我记忆开始,老黑牛就每年生一头小牛仔。家里养的最多的时候,是一头大牛,两头小牛,再多就养不了了,因为牛棚很小,地方有限,挤不下很多头牛。小牛仔也经常管不住,它们会自己偷偷跑出去偷吃,吃完分不清东西,回来的时候会糟蹋别人家的农作物。小牛仔还会跟别人家的小牛仔去约会,一跑就拽不回来,得带上牛妈妈才能把它们接回家。基本上所有的小牛仔养个一年、两年,就会卖出去,有的是直接卖给其他想要养牛的人家,有的就卖给牛贩子了。所以养牛也就成为了我们家的经济来源之一。我记得我其中一年的学费,就是来自于家里的一头小牛仔。

似乎在我出生之前,老黑牛就在我家了,那时候估计它还是头小黑牛。在我十五岁那年,有一天早晨,它突然站不起来了,我们叫了隔壁村的兽医来看,那时候给牛看病的医生很少,家里的牛有什么问题,我们都找那一个人。他过来给老黑牛打了个针,走到母亲跟前,低声跟母亲说了点什么。母亲很伤心,我看着母亲的眼眶泛红,眼泪便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母亲走过来,摸了摸老牛头,拍了拍它的脖子,说:“谢谢你,你也该休息了”。老黑牛看了看母亲,微微摇了摇头,长长叹了口气,便把头转了过去。

第二天下午,家里来了辆车,家里、邻居几个人,用尽全力,才把老黑牛送上了车。母亲没有出门,只是站在门口,受扶在门边上,眼睛直勾勾的的望着老牛上车的地方。

后来,家里陆陆续续养了几头牛,基本都是五六年,十来年的时间,还是母亲一直在操劳。六十五岁那年,母亲因为双腿膝盖弯曲,走路一瘸一拐,去医院做检查,发现是严重的关节炎,已无法正常走路。也就是这一年,我们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的母亲已经很老了。

两个月后,家里最后一头牛卖了,母亲为家里,为家里的牛操劳了一辈子,也该休息一下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篇 黑牛到家 大黑牛这个标题我已写了有两个月了,每次打开简书,准备写时,总觉得无从起笔。2018年10月...
    放羊的星星731220阅读 978评论 1 4
  • 小时候农村温饱问题真的是大问题,能吃饱饭就是乐事了,还记得出去玩耍半天,肚子饿的咕咕叫,看到墙厨里藏着一碗冷粥,不...
    雨露花香_4866阅读 632评论 0 0
  • 我是一个大山里的孩子,家里有一头母牛,在我小的时候母牛产下了一头小牛,这头小牛一生下来就像很有劲似的,不一会就能跑...
    愁容疯子阅读 463评论 5 8
  • 1 这天,翟湾的苕货起了一个大早,忙活着往那辆破破烂烂的摩托车上绑骟牛的全套家当。 苕货他爹张骟匠心想,这龟儿子,...
    杨光举A阅读 1,181评论 6 13
  • 老黑牛,慢吞吞,背上骑着放牛娃。 小麻雀,叫喳喳,吵吵闹闹芭蕉下。 ——《识字歌》插画四
    萧三闲阅读 246评论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