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行为世界充满了无尽的奇妙:个体往往对自己的情感投入远超于对周围人的情感,然而,对于外界如何看待自己,那份重视却又远远凌驾于内心的声音之上。
原本习惯于独行的灵魂,一旦踏入人群的洪流,那份自我似乎瞬间瓦解,转而变得卑微,急切地想要符合他人眼中的期望。
即便是日常中最普通的对话,你也会仔细斟酌每个字句,试图解读对方话中的深层含义,就连对方回复时是否使用了句号,或是简单的“嗯”与“嗯嗯”,都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一句玩笑话中的某个稍显贬低的词汇,却足以让你耿耿于怀,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信瞬间崩塌,你只能退回自己那小小的避风港。
即便清楚对方并不欣赏你,你仍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改变其在心中的形象,而对方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便足以让你情绪低落,沮丧不已,甚至卑微地感叹:“我早就知道自己不够好。”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看了一部影片,发表评论前还要受到豆瓣评分的影响;面对一个不太熟悉的朋友,沉默时竟会感到无比焦虑;明明内心排斥的聚会,若未被邀请,反而会心生不满……
生活中的两大陷阱,一是活在他人的期待中,二是过度关注他人的生活。
而获取快乐的两大秘诀,一是忽略那些对你持有偏见的人,二是不去窥探他人的私生活。
所以,如果你天生冷漠,不妨早点学会享受独处,不必强迫自己变得热情;如果你生来以自我为中心,那就多学习些真本事,不必伪装慷慨;如果你内心自卑,那就多培养一些兴趣,不必勉强自己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
你要学会尊重他人与自己的不同,同时也要捍卫自己与他人的差异。
唯有从内心深处接纳并爱上自己,才能真正收获快乐。而爱上自己的前提,是具备“坚守自我的力量”和“勇于面对厌恶的勇气”。
世间的规则繁多,其实是在提醒我们不必全盘接受。
不必在意他人的眼光,也不必总是向他人解释自己的行动。一旦你为自己设定了观众,便会瞬间失去自我。
最好的心态是,不逆天而为,不与人争斗,更重要的是,不与自己过不去。
一个温馨的提醒:无论你是否听从了那个“为你好”之人的忠告,他总会在你犯错时补上一句:“你看,我当初就说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