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曾经有位前辈告诉我,写材料首先要占有资料,掌握越多,运用越自如,我们只是文字的搬运工。这曾经帮我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但当我想要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才发现,一千个妈妈就又一千种爱,你永远无法在别人的文章中借鉴。于是,屡屡提笔又放下,落笔如山、素笔难描。
1.曾经有一种畏惧——害怕妈
儿时的记忆中,妈妈是最严厉的,淘气弄坏东西,挨揍;刚换的衣服弄脏,挨揍;考试扣分,挨揍,妈妈一直充当着我们家“执法长老”的角色。
那时没有“威武不能屈”的气概,也不可能凭空冒出与妈妈平等交流的想法,于是乎,幼小的我害怕她生气、畏惧她发火,懂得“顺从”她的要求。因此,我一度成为大人口中“听话”的孩子,为我赢得了邻居们和老师的赞扬,自己似乎也很享受这种“别人家孩子”的肯定。
记得有一次,妈妈同事开玩笑,让我找妈妈要新玩具,我一副“小大人”的样子,说“妈妈没钱”。那个阿姨不死心,又说“你妈妈今天刚发工资,她有钱”,我说:“妈妈有钱会买给我的,不用要。”现在已记不清当时阿姨的表情,但每次妈妈讲起这事时,脸上骄傲的神情,总能让我满足。
那时候小,不懂妈妈的严厉,也曾在心底埋怨过。直到许多年后,知道“标签效应”的作用后,才知道妈妈的严厉,给了我多大的好处。“人被冠以什么样的“标签”,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朴实的妈妈或许不懂这种“高大上”的理念,但是爱的本能,让她选择了最正确的方式,给我贴上了积极正面的标签,给予了我童年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2.曾经有一种依赖——去找妈
妈妈是个干净利索的人,家里上上下下,从房间设置到卫生氛围,从生火洗衣到缝纫做饭,都被妈妈打理的井井有条。爸爸和我的衣食住行都是妈妈一手操持的。
小时候,家境不好,人家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我从来都无缘于此。家务劳动似乎从来都没有走进过我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恐怕是最真实的写照了。
那时不懂,以为一切都是正常的、应该的,越来越习以为常、越来越依赖妈妈,认为什么事都可以找妈妈,以至于到了初中高中还会习惯性地把脏衣服丢给妈妈。
现在想来,这才是藏在妈妈严厉背后的深深宠溺。直到我身为人父,才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像妈妈那样,那怕十之一二也不敢奢望。严厉本来就是“换了衣服”的爱,可是,妈妈从不这样认为,她只知道,有多少严厉,就要用多少翻倍的宠溺来补偿。
3.曾经有一种执拗——忤逆妈
故事里一直有“直到那一天”的桥段,可是,我却回忆不起是从那一天开始,妈妈不再揍我了。当周围的小伙伴闯祸后被爸妈痛揍时,妈妈却只是心平气和地告诉我哪里错了,应该怎么做。
曾经有一段,特别喜欢“街机”游戏,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泡游戏厅。每每听到一个声音尖叫着,“×××,你妈好像来抓你了”,然后就看到某个小伙伴望风而逃的背影。而我却可以淡然享受妈妈接我去吃饭的温馨。那时,不懂这种辛福叫尊重,只是沉浸在小伙伴羡慕的眼神中陶醉。
或许是幸福来得太简单,才让自己更肤浅。总认为,青葱岁月,谁不轻狂。
记得,那是高考分数公布之后,得分比估分和平时成绩低了20多分,我这个一直在可否之间挣扎的中等生,很可能要与大学失之交臂。
那一次,妈妈真的急了,一边做饭、一边掉眼泪、一边自己唠叨着怎么办。恰巧我走进厨房,听到了只言片语。年少轻狂,体味不了妈妈当时的忧虑和担心,只觉得自己也委屈,也不想,“我长大了,能够独立承担一切,不用你们管”的念头突然就热血上头,然后夺门而出,来了个离家出走。没两天口袋里的钱就花光了,正在后悔和纠结的时候,妈妈突然就出现在了我面前。
很多年后,一直想亲口跟妈妈说“对不起”,却总是开不了口。
4.现在有一种无奈——孝敬妈
工作以后,离家很远,回家的频率越来越低。心里总是想着下次回去,可下次又变成了下次,已经记不清多久没有回家过年了。
工作之初,偶尔还记得给家里打点钱,过年过节买点东西寄回去。后来,要结婚、要买房、要养娃儿,妈妈不肯再要我的钱,反而时不时给我买些东西补贴。有时候我就想,一个轮回还未完,怎么就又重复了,对我而言,这真是“历史的倒退”了。
前久看一本书上写到“你以为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身边最亲近的人, 后来你才知道最亲近的人最需要你做的只是你在身边。”忽然就觉得鼻子很酸,我拿工作当借口、拿距离当困难,拿所有的一切来证明自己的无奈,无非是个堂而皇之的借口。
王阳明说:知寒必已自寒,知痛必已自痛。所以,知孝就必须行孝,而非挂在嘴上的知道。如此看来,我经常挂在嘴上,又因种种“客观”未能践行的,正是不孝。
树欲静而风不止,趁一切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