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秉昆,是周志刚眼里,最没出息的孩子,也是被他打得最多的孩子。
对于这孩子的人生,他很无奈。读书读不好就算了,在家里还没有一点用。
最让他生气的就是,在周周秉昆的眼皮底下,竟然能让周蓉一个人偷偷地跑去了贵州,周蓉怎么说也是个女孩子,如果秉昆用点心,周蓉怎么可能出走成功?
就是周秉昆不争气,他姐姐才会走,才会让他们老两口伤心气愤。于是他不顾一切地扇了周秉昆一巴掌,还骂周秉昆,不是一个好儿子,白养活在家里吃闲饭,完全没用的东西。
可让周志刚没想到的是,这个在他眼里最没出息的孩子,竟然成了让他倍感欣慰,孝顺懂事的孩子。
娶了一个最贤惠的妻子
周志刚一直对自己的“工人”身份引以为豪,工人家庭的孩子,娶的媳妇当然不能太差。用他的话说就是,男人要有男人的样,女人要有女人的样。无论是谁?只要一走出家门,都不能丢了周家人的脸。她对未来儿媳,是有一定标准的。
大儿子周秉义选的媳妇,他非常满意。虽然家庭成分不好,但周志刚思想没那么古板。郝冬梅有知识,有文化,家庭教养也好,周秉义的眼光不错,这儿媳他周志刚认。
周秉昆的妻子,是一个寡妇,是被周蓉嫌弃的家庭妇女,是周志刚觉得丢了周家脸,是他不愿见的女人。他甚至把儿子送到这女人家,也不愿让她进周家的门。
可偏偏就是这个不被待见的女人,撑起了整个周家。
郑娟过来照顾秉昆妈没多久,秉昆就因为报社的事情,被抓了进去。
整整半年,郑娟一个人,住在周家,不但要照顾两个小的,还要每天给昏迷在床上的秉昆妈按摩。
每天出门打水,总有人在背后对她议论纷纷,她只能装作没听见,不予理睬。她模仿周秉昆的笔记,给秉昆的爸爸,秉昆的哥哥,秉昆的姐姐回信。在信中,她丝毫没有透露家中的情况,让他们在外安心工作,自己却一个人承担起了所有的压力。
在看不到任何尽头的日子里,她每天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她做好了秉昆要进去十年,20年的准备。她不敢动用秉昆留给她的钱,却动用了妈妈留给弟弟的钱,她必须省着花,做好长期一个人扛下去的准备。
半年后,当秉昆出现在她面前,她喜极而泣,任凭他紧紧地抱住自己,这半年来的委屈,值了。
周志刚一直以为,像大儿子周秉义,大女儿周荣那样的孩子,才是有出息的孩子,他们能让父母脸上有光。却不曾想,在家里有困难,需要有人承担时,竟是她觉得最无用的人,最让周家蒙羞的人,再替他们负重前行。
郝冬梅是好,但她就像高高在上的公主,只适合仰望,一旦走进了哪一户贫民百姓家中,大家都会觉得不真实,如果对她过分热情,像是在巴结权贵,不热情,又显得生疏。热情你不热情,这个度很难把握。要想把他拉到平民百姓的生活中,显得不现实,所以周志刚一家只能对她客客气气。
最让周志刚难过的事,周秉义和郝冬梅结婚20年,郝冬梅的父母早已被平反,和周志刚一家住在同一个城市,但两亲家却从来不来往,直到周志刚去世,他都不知道,这位高高在上的亲家长什么样子?
作为普通的老百姓,就该有这样的自觉,不去打扰,保持距离,各自安好,便是最好的相处模式。
而郑娟不一样,她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和秉昆一样,她的生活因为有了秉昆,才有了依靠。秉昆因为有了郑娟,日子才越来越充实,而周家更是因为有了郑娟,才有了稳固的后方。
男人在家,她就躲在身后,一切听男人的安排。男人不在家,她就把自己变成战斗士,撑起了周家的一切,这样的儿媳,哪有不满意的道理!
实现周志刚的梦想
周志刚最大的理想就是:一定要让周家的下几代人都考上大学,通过学习,走出光字片,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就是周志刚对晚辈的要求。
可首先的一点就是,周家必须后继有人,虽然周蓉有了冯玥,可冯玥必定是外孙女。周志刚想要自己的孙子,或者孙女也行。周秉义却告诉她,郝冬梅有病不能生育。传宗接代的事情就只能落到了周秉昆的肩上。
周秉昆一万个不愿意,父亲看不上自己,嫌自己没出息,现在哥哥说不生孩子,父亲竟然逼着他生,凭什么?再说他的工资也没法养活两个孩子。
可郑娟同意了,这是公公的意思,作为儿媳,是有责任,有义务给周家生孩子的,她很愿意为周秉昆生个孩子。
对于此事,周志刚很是感激,郑娟不但愿意生个孩子,生的还是男孩。周家有后了。
这也就不难理解,两个儿媳妇,周志刚为什么会更喜欢郑娟的原因?郑娟生完孩子后,胖得一发不可收拾,周蓉嫌弃她,她自己也嫌弃她自己,可周家的其他人,却没有一个人敢嫌弃他,甚至可以说,周志刚对他敬重有加。
周楠和玥玥同样大,周楠的学习成绩却比玥玥好,将来考上大学,没有任何的问题。
周楠虽然不是周家的亲孙子,但学习成绩如此之好,说明人家郑娟教育得好,那周聪的学习成绩肯定也不会差。
事实也果真如此,周聪从小聪明,周志刚一直是个下棋高手,他对自己的水平很是得意,却没想到,竟然被十来岁的周聪给下赢了。他在震惊之余,更多的是高兴,才会昏迷倒地。
周志刚虽然去世了,但他对郑娟生的这两个孩子,非常的满意,他心里非常清楚,这两个孩子考大学,一点问题都没有。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要是没有郑娟,他连一点盼头都没有了。
最孝顺的儿媳
能给父母脸上争光的孩子,要么就是学习好工作好,要么就是挣了大钱。
对于这两点,周秉昆占了最后一个,虽然不能像哥哥姐姐一样,让父母脸上增光,人人羡慕的。却有着让父母最感动的孝心。
为了得到父亲的认可和表扬,周秉昆一直在努力地活,他想成为父亲,想让他成为的样子。通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干成了父亲,年轻时候想干成的事。
他花了1600元,买了一套房子,全家都搬到了城里。要知道,当时的工资,高点的也就50几块钱。这让周志刚倍感欣慰。
更让他欣慰的是,住进新房子后,郑娟第一个想到的是他们,自己住这么好的房子,父母却住在那么烂的房子里,这是罪过,这是不孝。
秉昆和郑娟一起去请,请父母搬去和他们同住。虽然最后没有去成,但孩子的孝心,深深地打动了周志刚。
都说没出息的那个孩子是来报恩的,这话一点也不假。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可现实是,越是有出息的孩子,离父母就会越来越远。
周志刚一直气周秉昆没有出息,没能考上大学,没能为家里增光,没能靠知识改变命运。可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使命,也都有自己的活法。虽然秉昆没能按着周志刚设定的路线走,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在按自己的路线努力地活着。最终成了在父母跟前尽孝最多的那个孩子。有这样的孩子,还有什么不满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