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刚这个人啊,真实。
初看《人世间》,发现丁勇岱的时候,其实挺惊喜的。
丁勇岱就是一个宝藏演员,我们能从他饰演的角色中,清楚地感受到角色的骨血和灵魂,能从他的角色中,感知立体鲜活的人物情绪。
从业至今,他演了不少戏,从主角到配角,尤其是这几年,愣是以配角之姿,落入了无数网友心里。
有他的剧,是值得期待的。
事实也证明,他这一次在《人世间》里,仍旧演的很好,把一位父亲【周志刚】演的立体鲜活极了。
尤其是在他初见郑娟那两天的态度反差,太接地气了。
01、周志刚是一位什么样的家长?
在说周志刚这个人之前,得先说说光子片的周家。
以周志刚为首的周家。
在那些年里,周家无疑是光子片的“大户人家”。
要钱有钱,要名有名。
周志刚是八级建筑工人,工资顶好几个人的。
一双儿女上山下乡,返城后,都考上北大,长媳被医学院录取,女婿是北京著名诗人,还有个高干出身的亲家。
唯独小儿子周秉昆卡在那儿,不上不下的。
甚至还跟“寡妇”郑娟搅和在一起。
可以说,周家的风光之下,掩藏着的是周秉昆和郑娟这个“污点”,所有的好名声,对上他们俩之后,仿佛打了个对折。
憋着一肚子气从大三线回来的周志刚,看着周秉昆跟郑娟,应该用什么态度?
他又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作为周家的大家长,周志刚既有那个年代大男人主义思想下的固执父亲特色,又有知识分子的底蕴与厚道。
明事理、辨是非,算是周家两位长辈难得的品格。
但人嘛,心总是有偏颇的。
再讲道理、再辩是非,遇上事,也会有气急败坏的时候,是以,这样的人物塑造出来,才不会像个纸片人那样,轻飘飘地,立不住。
在回到吉春市之前,周秉义带着“任务”去了重庆,找上了周志刚。
他去那儿,为几件事:
a、告知喜讯,周家一门三个大学生。
周秉义考上北大哲学系,周蓉考上北大中文系,郝冬梅考上吉春市医学院,冯化成平反回了北京;
b、告知家中事,李素华昏迷已久,冯玥无人看顾,周秉昆入狱半年。
C、做周志刚的工作,说服周志刚同意周秉昆与郑娟的婚事。
但很显然,他的工作是没做通的,周志刚并没有接受郑娟,反而是带着一肚子火回的吉春市,见的新儿媳。
02、初见新媳妇郑娟的态度不算好
初见郑娟,周志刚的态度是很差的。
他先是侧过脸,上下打量了一下郑娟,这才开口让她把水倒了,扭过身的时候,做了一句自我介绍:“我叫周志刚,是秉昆的爸爸。”
在这之前,火上浇油的是周楠的名字以及冯玥喊得那声“舅母”。
人总是容易先入为主的。
即便有恩,但郑娟给周志刚的印象并不好,这点,其实可以参照周志刚见到冯化成之后的反应。
见面之前,他对冯化成观感也不好。
一个老男人,私底下跟他的小棉袄来往就算了,还“拐带”少女,把他女儿撩走了,他怎么看得上?
见了冯化成之后,因为周蓉,也因为冯化成的表现,周志刚很显然是接受了冯化成的。
可郑娟呢?
她在周志刚的印象里,是什么样的形象?
杀人犯妻子、寡妇、带着遗腹子。
这是牢牢地贴在郑娟身上的标签,撕都撕不掉。
作为一个封建大家长,再明白事理,他也很难接受家庭成分这么复杂的女人进自己的家门,霍霍他们周家的老疙瘩的。
何况,郑娟给周志刚的印象还远不止这几个标签。
从周家接受冯化成、郝冬梅这两人来看,家庭成分复杂其实也不是周家结亲的阻碍,周志刚更重视的,还有人的品性。
郑娟的品性不好吗?
当然好。
但那是我们上帝视角所看到的,而不是周志刚看到的。
他远在重庆,两三年才回来这么一趟,上一次回来,周秉昆就已经给他打过预防针,想娶一个寡妇。
一个黄花大闺男,要娶一个寡妇,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老周家的老幺有什么隐疾呢,要面子的周志刚当时就对着周秉昆发了火。
他只能对周秉昆发火。
至于那个勾走了自己儿子心思的寡妇,他当然没有好印象。
几年后再回来,他是带着恼怒的情绪回去的。
恼怒什么呢?
恼怒自己发妻昏迷多年没人通知他、恼怒女儿撇下外孙女无人照顾、恼怒周秉昆和郑娟无媒无聘结了婚,娶了个寡妇。
周秉义是怎么劝他接受郑娟的,剧中没有提及,可以脑补一下,势必有提到这几年都是郑娟里里外外地忙活,照顾周家一老一小的功劳。
所以,在周志刚的潜意识里,周秉义不是来劝自己接受郑娟,而是来替周秉昆通知自己,他已经跟寡妇结婚了。
郑娟在周家几年、冯玥顺理成章地叫郑娟为舅母,还有个叫周楠的儿子。
这一切都在告诉他,周秉昆已婚,已经是事实,而周秉昆却连说都没跟家长(他)说一声,自己做主了。
这是无视他的威严,也是对他这位父亲的不尊重。
未经过家长同意跟周秉昆成了婚(他以为郑娟和周秉昆他们已经结婚了),他对郑娟的印象怎么会好?对周秉昆的“叛逆”怎么会不生气?
别说那个年代,就是现在,当家长的也没法接受自己儿女悄声地跟别人结了婚,却连说都没说一句。
他是嫌弃郑娟的,但也是感激郑娟。
一个勾搭他儿子的寡妇,一个不尊重自己的寡妇,他要接受,自然需要时间。
更别说,老周家一辈子的好名声,跟寡妇、杀人犯儿子有了牵连,也就毁的差不多了,他总得缓缓。
虽说他赶走郑娟显得很不近人情,甚至没为郑娟考虑什么,但这种时候,他还能和和气气地让郑娟离开,而不是恼怒骂人,其实算脾气好的了。
03、再见郑娟时的态度转变
作为一个封建大家长,大男人主义、要面子,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周志刚对郑娟的嫌弃,明明白白地写在脸上,虽然让观众看的恼怒,但倒不至于对这个角色有太大的意见。
那么,周志刚的态度,怎么就在短短一晚上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根本原因,其实有两个。
一是他见过郑娟以后,印象并不差,跟自己根据她身上的那些标签以及他脑补的那些事情之后想象出来的人设不符。
又或者这么说,他见过的郑娟,直接推翻了他前面对郑娟的所有想象和揣度。
二是第二天发生的事,让他意识到郑娟的重要性。
第二天一早,周秉昆回家,见到的是坐在地上,满脸无措的周志刚,彼时,他身边的东西掉了一地。
这时候的周志刚,满身散发着浓郁的无力感,正巧,“叛逆不听话”周秉昆撞在他的枪口上。
周秉昆先是隐瞒李素华的病情,隐瞒周蓉跟冯化成的事情,又跟带着儿子的寡妇郑娟搅和在一起,没通知一声便跟人结了婚。
孩子大了,主意也大了,这么大的几个事,他这几年提都没提,周志刚能不气?
他忍了一肚子的气,此时不发何时发?
所以,他对着周秉昆就是一顿骂一顿打,甚至将他赶出家门。
可转眼才发现,小外孙女不见了。
一个昏迷不醒,需要吃流食,需要翻动按摩,需要擦洗的老人;一个只有几岁,没有自理能力的孙女。
他顾不来。
他是请假回的家,总得回去上班的,长子长媳得上学,女儿女婿在北京也得上学工作,他们不可能回家里来照顾这一老一小。
只能委屈周秉昆和之前的几年一样,一力扛起周家的所有。
其实,这里是有个剧情bug的。
对七八十年代的历史有了解的,应该知道,社会关系成分不对,家里人上大学的机会十分渺茫,蔡晓光就是一个例子。
1978年,张艺谋因为他早已远走台湾的亲戚成分不对,他都差点没上大学,找了不少关系才得来旁听生的机会。
郑娟作为周家小儿子的未婚妻,她的社会成分,会直接影响周秉义和周蓉几个人。
不过,电视剧跳过这个,自然有其用意。
说回剧中周志刚的态度,在他意识到家里只能托付给周秉昆的时候,他其实也清楚地意识到,周家小儿媳,非郑娟不可。
一是周秉昆只想娶郑娟;
二是家里有一老一小需要照顾,老的昏迷不醒,小的不能自理;
三是他以为周秉昆他们已婚,还能离咋地?
可即便未婚,周秉昆和郑娟住在一起这么久了,名声已经传扬出去了,不要郑娟,就得让周秉昆“离婚”,重新物色人选。
可是,他没有时间给张罗新儿媳人选。
而且,光子片在那里本就名声不好,周秉昆还是“二婚”,跟郑娟不清不楚的,又有昏迷的老人,无法自理的小孩,没几个黄花大闺女接受得了的。
此时的周秉昆,已经不是当年的光子片香饽饽了。
退而求其次,会找到什么样儿的新儿媳谁说的准呢?
毕竟,他们全都在外面,长期不着家,周秉昆也长年上班,根本看不到新儿媳会是什么样的。
可郑娟是什么样的?
从这两天的见面,从她将李素华、冯玥照顾的很好,从她毫无怨言地带着儿子就离开,这种种,多少能为她挽回不少印象分。
至少,周志刚不得不承认,郑娟不会太差。
所以,他接受了郑娟。
只能接受郑娟。
可前一天把人赶出去了,现在又要人家回来,还是对自家有恩情的人,他总得说些好话找补找补的。
这才有了后续他安抚周秉昆和郑娟的软话。
硬着口吻说出来的软话,当然不那么好听,但承认了郑娟,却也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结语
要说《人世间》里,哪个角色显得最真实,那一定是周志刚。
他身上有太多老父亲的弧光,也有着一个男人在对待家庭,儿女的厚道和厚重的维护之意。
比如,过年的时候,周家几个孩子风光回了家,他带着孩子一家家地串门拜年,享受的,正是邻居近朋的恭维和赞扬。
与此同时,也在向所有人坦诚周家对郑娟的认可。
否则不会在乔家爸妈对郑娟,周楠母子的名声叽叽歪歪的时候,他严肃认真的声明和维护。
当然,他也不全是高光的时候,也有不理智,钻牛角尖的时候,比如,跟周秉昆的两次大吵,刺痛了无数儿女的心,也刺痛了无数父亲的痛。
丁勇岱,演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