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人际交往中感到不舒服,那一定是“边界”出问题了:不是你侵犯了别人的边界,就是别人侵犯了你的边界。
边界感:指一个人对自己责任和义务边界的清晰认知,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维护这种边界的存在。
社会上、职场上谈边界感很正常,但是如果父母和子女之间谈边界感,是不是有点“别扭”呢?
其实,父母和子女之间特别需要建立适宜的“边界”。
孩子小时候,什么都依赖大人,什么都会跟大人说;大人也认为孩子还小,事事都要关照。这是二者之间没有边界。
等孩子逐渐长大,孩子有了自己的隐私,不愿跟大人讲;而大人还停留在之前的状态,继续对孩子的行为严加干涉,那就侵犯了孩子的边界。有时候父母子女之间会发生冲突,其实就是孩子试图在自己和父母之间建立边界感,但是父母已经习惯了越界,边界冲突就此发生。
当父母对孩子拥有了足够多的信心,认为他可以独自应对生活,彼此之间也就成为独立的个体,这时候边界就变得非常清晰,双方除了健康和经济之外,很少过问对方的私人生活。这个时候父母和子女都成熟,双方处于一种良性的关系之中。
跟孩子建立适宜的边界感,大人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该管的,就要少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