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几日,从一个公众号上收听到关于“碳云公司”创始人王俊的介绍。昨天看智能类的书时,正巧里面有一章节提到了人工智能如何再造医疗,思绪就把这两个不同时间点得到的认知联系了起来。
虽然我不是学医学的,也不会人工智能技术,但我想如果结合我了解到的书本知识,应该能了解了当下王俊的这家独角兽公司所做的具体概念了。
王俊说他在本科时,论文做的一只机器瓢虫实验,他给机器瓢虫写了一个学习程序,它用算法、神经网络的方法捕食。经过十几万的自我迭代后,机器瓢虫进化和自然瓢虫一样的捕食方式。此后,他做了如登雪山、跑马拉松、喝醉酒等各种尝试,探索和收集更多的生命数据,看看身体的数据究竟如何变化,不同的尝试得到了不同的变化反馈。
收集的数据包括从基因到蛋白、肠道微生物、日常饮食等,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他的公司所要做的,就是把百万、千万个人的数据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一些规律。这样就可以实现互相帮助,帮人们抵御疾病、解决更多的问题。
比如,他自己就检测出他有通风的基因,便喝牛蒡茶,最终身体恢复到正常值。
他的创业故事和所做的事在公众号上讲的并不深刻,听完后我懵懵懂懂。
当看完书,知道了他所做的就是基因测序和精准医疗。
人生在世,都是以肉身在世间拼搏,无论现世生活是幸福还是煎熬,总是渴望更健康长寿,渴望能亲眼看到未来的任何一天。从古人炼制仙丹就有这种溯源了。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史上每一个领域的进步似乎都与医疗行业发生着重要联系。物理学家在光学领域和原子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显微镜和x射线;宇宙飞船中为宇航员准备的健康检测室日后成了重症监护室.....
现在,又有新研究出的神经假体可以使退步瘫痪的猴子能够重新行走;“纳米鱼机器人”可以轻松将止痛药物传输到指定的身体部位;
英国一家眼科医院和谷歌合作,打造了一款机器学习系统,这款系统仅凭眼部数字扫描结果,即可识别潜在的眼部疾病风险。传统眼部机器扫描机器在完成扫描后无法快速分析复杂的眼部数据,但现在新打造的机器学习则是对付这类数据的能手,可以大大缩短分析时间和提高准确率,降低手术风险,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还有一个IBM的watson机器人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帮助人类分析肿瘤等疑难杂病的例子。在日本,病理读片大多都需要两名医生共同完成防止错漏,而现在用自动读片系统,能够替代医生的角色来辅助读片工作。
我们一旦有能力把生物大数据抽丝剥茧,获得想要的结论,整个医学行业将受益无穷。
基因测序是发现致病原因的一个前沿方法。在这方面,百度公司老总李彦宏赞助了一个食管癌项目。过去的基因测序限于技术基本只能够做到单基因致病研究,比如发现某种基因突变会导致唐氏综合症之类的罕见病。而常见病很多是由多个基因组合的突变导致。过去由于计算能力达不到现在的水平,人们根本算不出来到底是哪些基因的组合导致了一些常见病,但是未来是可以算出来的。
此外,还可以“精准医疗”,比如,现在市面上的药品品种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光是治感冒的药物就多达几百种,但精准医疗将成为一种把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处置的新方法,为人们打造专属个人定制的药物使用方案,精准使用每一种最合适我们的药物。
在中国大城市中,超过70%的人处于身体亚健康状态,而由于看病难,资源不平等等因素,真正去医院的人数不到5%,百度正在研发医疗大脑就将会是“私人医生”,包括为医生自动生成病历草稿,为医生节省时间,救治更多病人等好处。
二
再说回到王俊,主持人问他,“你是一个科学家,还是一个商人?”他回答,“只要能够实现用数字生命帮助人们管理健康这个目的,无论是需要科学、技术的积累,还是需要运用商业的渠道和手段,无论哪种,我都可以去做”。
我的理解是,企业永远需要引领技术的角色,王俊的角色更应该算是CAO(首席人工智能官),对各种知识具有全面的兴趣,有能力从纷繁的数据中嗅到可能的关联;有场景感知能力;成为一个布道者和指引者。
三
瞎哔哔了这么多人工智能医疗的废话,我又脑洞大开突然到了这几日熬夜看的《河神》,里面的魔古道教主连化青。
整个剧里最大的反派,承包了整部剧的黑色幽默,小脸尖下巴,秀气中带着邪魅,gay gay的声音,肠运动的中插,画风突变爆可爱,一点也讨厌不起来,特别喜欢他。
他的那套"生物进化三个步骤:适者生存、弱肉强食、自体繁殖,人类是靠食物,阳光,和水,还是理智、欲望、爱?反正不是靠抖机灵和耍小聪明,恐惧才是最高效的传染病等”,在肖三面前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大自然的进化本身就是高度脆弱的无数生物被大自然淘汰,因为他们“出错”了。错误,就是进化的终极工具,而智慧就是在这个生方死的过程中艰难升起。
假如这个剧里的剧情不是用蛊术虫子,而是莲化青用了魔古道人们的身体反应数据做研究,那就估计他的实验能成,剧情大反转。哈哈哈,这也是我的瞎胡联想了。
好了,哔哔了这么多,写累了,送看官们连化青研制的国产进化丧尸一打。不差于《釜山行》。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