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时期,历经2000多年历史,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8个省级行政区,跨越三千多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沿线人口达到1亿7千万。
大运河是世界唯一一个为确保粮食运输安全,以达到稳定政权、维持帝国统一的目的,由国家投资开凿、国家管理的巨大运河工程体系。它是解决中国南北社会和自然资源不平衡的重要措施,实现了在广大国土范围内南北资源和物产的大跨度调配,沟通了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国家统一、政权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运河也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和自然变化的动态性工程,是一条不断发展演进的运河。
大运河隋代完成第一次全线贯通,形成隋唐宋时期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中国南方北方的大运河。元代由于中国政治中心的迁移,将大运河改线为直接沟通北京与南方地区,形成元明清时期第二次大沟通。
根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第77段,大运河的申遗符合标准(i) “代表人类创造精神的杰作”、标准(iii) “能为现存的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标准(iv) “是一种建筑、建筑群、技术整体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标准(vi) “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文化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且具有“完整性”与“真实性”等特征。
——以上文字节选自百度百科
这是我目前博物馆里见过的最大的博物馆之一,有十个展馆,且每一个展馆都很有特点,令人过目不忘!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坐落在扬州市郊,这里是一座巨大的功能型的公园。
场馆本身就如同一艘巨轮向我们迎面驶来……
历史上颇具争议的皇帝,如果说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算一个,那么第二个我想毫无争议就是隋炀帝了,但他修建京杭大运河,绝对是“利在当下,功于千秋”的伟业!
第三位,我则认为是朱棣,他天子守国门,立于北方,以长城为边陲,力保华夏文明,牢牢守住好容易才失而复得的燕云十六州……
虽然秦始皇是暴君,秦王朝也二世为亡……隋炀帝则是不惜民力,三征高句丽、修建大运河、大力创办科举,这三件大事,没有一件不是功在千秋的,然后他性子太急,几代人才能完成的事,他非要一股脑儿巴不得马上实现,结果弄得官逼民反,官也成了节度使,一一都反。最后隋炀帝身首异处……
而朱棣则下场好一点,但一样也身心无宁日……
远古时代就用上的如三峡大坝船闸升降船只的一般,还有利用U字形的结构巧妙的化解因黄河的水含沙量较重的原因而拥塞河道……这又何尝不是秦朝在都江堰治水的李冰父子……用竹篓装巨石而在成都平原将滚滚滔滔的汹涌长江水一分为二,在宝瓶口处让它变得温顺可驯……
高大的石狮子、高大的围墙、庄严的堤坝,同时贯通其的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等,一种北大天津、北京,南到杭州、东到宁波出海……这又连接了东去的海上丝绸之路,也连接了西安向西去的陆上丝绸之路……
各种行驶船舶的物件,还有人民使用的各级造型的青花瓷、器皿,还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各种材料制作的船的造型,铁的、银的、金的、木雕的、云琢的,不胜枚举,数不胜数……
高大的石像生,高大的各个时代的造船,还有人们生活的用具,女人的化妆物件,男人的烟斗,酒器,甚至还有麻将……
“唱不尽,锦帆未落干戈起,御舟又侯运河滨。稻花满怀,沉淀着富足的梦,便是那楠楠的呓语,也氤氲这麦黍的香甜。水能载舟亦覆舟,千帆过尽万木春”……
这里有皇帝的寻江南的文治武功,奢华耗费;这里同样有爱国志士的扼腕之叹,生生不息!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一个个时代,或华丽的开始,或悲怆的离去。跟秋风之于落叶,跟人们之于人生……
大唐的繁华、大宋的风华、大明的励志、大清的坚守……
时代跌宕起伏,所有的答案都藏在了这一方天地里,仍尔神游、仍尔瞎想……
——力 2023年1月18日 壬寅年腊月廿(同“念”的音,为二十数目之意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