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0 程晓堂
“ 1.主题语境不仅规约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畴,还为语言学习提供有意义的语境,并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英语课程应该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部分。
2.英语课程的目标不局限于学会英语,还应该使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来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增长知识和智慧,学会思考;英语课程内容不拘限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应包括广义的知识、经验和智慧;英语教学过程不局限于语言知识的识记和语言技能训练,应基于语篇,围绕主题意义,探究知识、经验和智慧。
3.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要求教师对各类文本的解读要深刻,从语言、背景、文化、结构等多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尤其要包含思维含量高的问题或者问题链,并组织或设计适合这些问题的学生活动,以及合理科学的评价手段和评价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学习语言的方法与途径,同时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并掌握一定量的语言知识,最终形成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4.这三个关键词借鉴了澳大利亚高中课标的三个概念,即基于语篇的教学,从三个角度来设计:理解语篇,对语篇作出反应,创造语篇。 第一,理解语篇。在过去的阅读及语篇教学中,我们主要关注理解语篇,即关注理解语篇大意、结构、细节等。但在新课标中,关于理解语篇有更高的要求,比如理解语篇作者选词的目的、语篇反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继续探究。第二,对语篇作出反应。这是将来的重点发展方向,每位师生在读完语篇之后,都要针对内容作出反应,比如认同度等。第三,创造语篇。创造内容既包括口头也包括书面。比如在学习影片后,把自己的思想感悟说出来或写出来,就是创造语篇。”
Terry: 每一个语篇都有它的内容,每一个语篇的内容都有主题,我们对语篇的理解就是对它的主题意义的探究。
Lila:1. 解读明白语篇的基本内容(包括what,who, where等基本信息),这个部分是关注语篇文本的阅读理解;2. 探究语篇背后的价值观,文化内涵,作者观点(也就是why,why this, why not等)对应的就是批判性阅读的理念和活动;3. 理解和探究的过程中,必然要关注到相关的语言现象(语言,的学习,皆指向表达和理解;词,句型,语法不是为了学而学)4. 英语教学中,要把握语言和内容的平衡。
Q:1. 跨学科的主题式学习,英语在其中的作用就是媒介和工具,如何体现课程目标中人文性的定位?2. 解读文本和主题意义的标准(何为正确、深度与浅层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