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的核心问题是关于基本问题的论述。基本问题是通向理解之门。
UbD关键在于“理解”两个字。以终为始的逆向设计第一阶段就是要确定预期结果,这个目标的实现,往往得益于基本问题的设计。最好的基本问题是指向和突出大观念的。问题是大概念的航标。
好的问题能够引出有趣的和可选择的其他观点,要求我们在发现和维护答案的过程中聚焦于推理过程,而不只是关注答案的对或错。好的问题将激发已学知识、生活体验与当前学习之间的意义关联。好的问题可以而且确实需要重复出现,每次出现都使我们获益匪浅。好的问题使我们重新思考,我们认为已经理解了的东西,并能使我们举一反三。
最好的问题不仅能够促进对某一特定主题单元的内容理解,也能激发知识间的联系和迁移,这样的问题称之为“基本问题”。
新课标提出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我们需要提炼单元大观念即大的主题,还要提炼各个话题的子主题。还有文本解读要关注what,why和how,这个有助于提炼大观念的问题就是为了解决why的。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属于基本问题呢?作者认为我能达到如下6个指标,那它就是个基本问题:
1.真正引起对大概念和核心内容的相关探究。
2.激发对更多问题的深度思考、热烈讨论、持续研究和新的理解。
3.要求学生考虑其他不同观点,权衡证据,论证自己的想法和回答。
4.激励学生对大概念、假设和过往的经验教训进行必要的、持续的反思。
5.激发与先前所学知识和个人经历的有意义联系。
6.自然重现,为迁移到其他情境和学科创造机会。
彩琴教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她的文字或许我们更容易understand。而且王教授又增加了一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反复出现,即这些问题需要反复不断地使用与修订。
而我平时在英语课堂上的提问还是在追求答案的准确性,针对文本设置的问题还是有些局限性who,when,where,how many,how much这样的问题都是唯一答案,这样的问题应该少问,而要在why,what,how这些问题上多下功夫,用问题引发探究、讨论或论证。以后要在问题的设计上下更多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