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的工作,生活一团糟,偶尔有听说时间管理这回事,但总是零零散散的内容,直到最近听力一堂新晋网红-彭小六的课才又将时间管理,思维导图,健身的计划提上日程。最近的一周看了中岛孝至的《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凌晨4点起床》,郝明义 张妙如的《越读者》和Paul Coach Wade的《囚徒健身》。那今天我就先记下我最先开始行动的早起吧。
书中作者写到了他早起的一个机缘是因为创业后长期晚睡,儿子告诉同伴说爸爸是小偷。这一句让作者开始反省自己自创业以来的生活模式-晚睡晚起。反思之后,为了有更高效的工作效率,和家人一起共渡美好的早餐时光,作者开始了早起模式。书中提到早利用一些方式,比如3-8式,保持工作的质与量正确认识job和work的区别,利用大脑的REM来控制睡眠的时间,打开窗帘,让自然的阳光将自己从睡梦中唤醒(不过这个要有4点就天明的地方才实现)等等。如果我们能形成4点起床的习惯,那早上在上班前就有多了至少3个小时的时间,想想就令人激动。这多出来的不受干扰的时间可以让我们高效率的工作,学习;在早餐前拥有自由时光;他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能让我们举重若轻的利用3W的原则来完成需要完成的事,用美好的心情开启新一天,利用早上的时间进行早会,网络会议与工作伙伴共享信息,确认接下来的一天需要解决的事,利用艾维利金点子来分类事件的轻重缓急,利用80/20(帕雷托法则)来优先并解决问题,进行早晨的三分钟或三行字汇报,更好的侧耳倾听,甚至能将早晨通勤的地铁变成书房等等。成败一线间可由早起决定,现在的我们在7-11生活中越活越累。当改变了生活方式,开始早起能享受美味的早餐让自己的脑子聪明,以往成功人士热爱早起,形成良好的习惯,追回落差,越来越喜欢工作,得到巨大的成功。听起来一切都好顺利,感觉就像是拿到武功秘笈,奋力修炼,终有一天成为东方不败,傲视天下一样。不过转念一想,早起把握先机,俗语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大早的推销给人感觉这是个充满战斗力的好青年,心中不禁也会爱护几分吧;也可以利用早餐会议拓展人脉,在晨间学习会中让能量满满。
形成早起的习惯后,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有了很多改变,或许在以往形成习惯的过程中你已经获得了很多不一样的知识,打开眼界,人生观或许会有改变,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随性而动。早晨很好的利用脑糖原,变身精英。将目标具体化,刺激改变自己,也可以先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可以轻而易举的写书,利用自己的才能技巧赚取人生50%的收入。当有足够的能力后可以对自己不喜欢的事说bye-bye,不勉强自己。当感到没有动力后用“不做就糟糕了!”来鞭策激励自己,给自己最强动机。对待外界的事物经常要抱着敢于质疑的精神-“真的吗?”,在看书时需要与作者进行“战斗”,学习他想要表达的东西,但又不能全盘毫无质疑的接受,需要带着审视的眼光去看待作者想表达的信息,也可以利用早上的时间看各种各样的书,甚至夸张的把每个角落都放上书,可以保障自己在想看书的时候手边能拿到书。可以同时学习多种语言,因为语言是与外界沟通的工具,只有将工具掌握了,才能更好的使用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礼尚往来是东方人的待人礼节,一大早的招呼,一大早的行动,一大早的努力带给自己、家人、同事数不尽的好处,让自己充满阳光的开始新的一天,也带动或影响周围的人。说了这么多最好是能找个终身的竞争对手,促使自己在竞争中进步,又有游戏的乐趣。想想,如此多的人沉迷游戏,不就是因为自己在游戏中可以与竞争对手毫无顾忌的争个你死我活吗?
好了,说了这么多的理论,总是需要付诸实践,我的计划是逐步的形成早起的习惯,第一周5:30起床,第二周5:00起床,第三周4:30,直到第四周形成4:00起床的好习惯。好好学习,考过雅思,顺便也可以学习德语。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我也应该成熟了。哈哈,还有忘了需要跑步锻炼身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