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和人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结一辈子的伴,行走江湖,赚钱养家。猴子和人养育各自的儿女,他们一起生活,一起老去,一起消逝于这个时代。
刚开始,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封面: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粗粝的烟灰色头发上散落着冰凌的雪花,上扬的嘴角把脸上的皱纹挤得更深了一些,米黄色的牙齿缺了一颗,显得有些憨厚可爱。略渐浑浊的眼睛里透着岁月风霜打磨出来的纯真和善良。一只毛发丰盈的猕猴骑在他的脖子上,浅栗色的眼睛里没有任何波澜,身上也满是雪花。
记得小时候,我也看过几场耍猴表演。那是在我们村口,人们围成一个大圈,耍猴人在里面表演。那时候我个子小,可以从大人们的腿缝儿里钻到最前面。耍猴人的鞭子抽得震天响,小猴子战战兢兢地在鞭子下翻跟头、骑车,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那个时候我以为鞭子是实打实的抽在小猴子身上的,所以我和许多小朋友一样,非常心疼小猴子。再看看穿得破衣烂衫的耍猴人,直觉告诉我他们不是好人,没受过教育,没上过学,不识字,整天只会虐待小猴子,是一群不懂善良为何物的粗人。再看看他们装满零钱的锣,直觉再一次告诉我,他们很有钱,因为在这里看耍猴表演的人几乎都给了钱,而他们穿破衣服的原因就是想要表现出很穷的样子以博得人们的同情。
这群人,虐待动物,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换取钱财,我不喜欢他们。这是我三天前的看法,也是我坚持了二十三年的看法。
这群人,宠爱猴子,靠自己的本事养家糊口,不偷不抢不乞讨,我喜欢他们,同情他们。这是我现在的看法,也是我会坚持一辈子的看法。
马宏杰,这个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用10年的时间跟拍这些耍猴人,与他们同吃同住,用一张张的照片,还原了耍猴人最真实的一面。
扒火车是耍猴人的一项必备技能。扒火车是违章行为,所以他们只能在天黑以后偷偷爬上火车,然后在火车上待几天几夜,这期间的干粮就是从家带来的馒头和几桶自来水。扒火车也是很危险的,耍猴人扒火车造成的伤亡事故也经常发生。但是没办法,他们没有那个经济条件舒舒服服地坐在火车车厢里,另外,猴子是不允许上火车的。所以,扒火车是他们唯一的选择。有时候运气不好,他们还会被车站工作人员赶下车,身上的钱财全被搜罗光了。
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他们的这种行为,他们只是一群善良的弱势的人,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活下去而已。
他们是一群善良的人。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跑江湖的,要有江湖的道义和义气”。他们扒火车的时候,大多是藏在货箱里,可不管是什么货,他们绝不会碰一下,哪怕是一条烟。他们不偷不抢不乞讨,这是他们最后的尊严。他们经常会救助很多遇到困难的人,有时候只是给别人一碗饭这样简单。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杨林贵(书中主人公)在外出耍猴的时候碰到一个从传销组织逃出来的小伙子,身无分文。小伙子说他已经通知家人,表哥后天过来接他。小伙子在候车室里实在是冻得不行了,见到这里有人就想过来取取暖。杨林贵看出了小伙子的难处,晚饭的时候给他盛了一碗饭。小伙子吃了一碗饭之后向杨林贵说了一些吉祥话,就回候车室了。杨林贵一再跟他说:“饿了就随时过来。”
都是一群穷苦的人,别人多吃一碗,自己就得少吃一碗。饿了就随时过来,这是怎样的善良!
猴子不是耍猴人的道具,而是他们的家人。平时,耍猴人都是和猴子同吃同住的,人吃什么,猴子就吃什么。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耍猴人杨林贵回来之后,由于没有赚到钱,心情有些低落,吃饭的时候便没有顾及到猴子,自己先吃了。这时,一只公猴搬起一块石头就把饭盆给砸了。原因很简单,猴子在表演完之后,回到家是要吃第一碗饭的,这是耍猴人世代留下的规矩。耍猴人的妻子还会用自己的奶水喂养小猴子,耍猴人的孩子还会搂着小猴子睡觉,把自己的糖水分给它们。
猴子和人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结一辈子的伴。
《新世纪周刊》这样评价马宏杰:马宏杰镜头前的这些人,是“无法用正常的道德标准去评判的”。他一张张照片呈现出的是超乎想象的自然表情。马宏杰讲求慢工出细活,他的每一组照片都至少跟拍了六年,他更下定决心将这些作品“做到他们死,或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