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45期“规”专题活动。
看到规矩,脑海里浮现出的就是爷爷,爷爷这一辈子,似乎都恪守着那些刻板的规矩。
每天清晨,爷爷总是第一个起床。他穿上那身洗得有些发白却干净整洁的衣服,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洗漱的地方。洗漱完毕后,他会回到卧室,认真地整理床铺。只见他双手熟练地将被子铺平,然后一点点地折叠,不一会儿,原本杂乱的被子就被叠得方方正正,活像一块巨大的豆腐,棱角分明。我常常在一旁看着,忍不住嘲笑他:“爷爷,您这也太讲究啦,被子叠得再好,晚上睡觉不还得弄乱嘛。”爷爷听了,脸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他停下手中的动作,看着我说:“孩子,这可不是讲究不讲究的事儿。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整理床铺虽是小事,但却能看出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一个连自己床铺都整理不好的人,又怎么能把生活过得有条有理呢?”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虽然心里还是不太明白,但从那以后,也不敢再小看叠被子这件事了。
吃饭的时候,家里的规矩就更多了。爷爷总是早早地坐在主位上,等奶奶把饭菜都端上桌,他会先拿起筷子,轻轻夹起一点菜,放在嘴边,微微闭上眼睛,仿佛在品尝着世间最美味的食物,然后缓缓咽下,这才微笑着说:“开饭啦。”这时,我们这些晚辈才能拿起筷子开始吃饭。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得安安静静的,不能大声喧哗,不然爷爷就会用筷子轻轻敲一下桌子,提醒我们注意。而且,吃饭可不能挑食,不管喜不喜欢,每样菜都得尝一点。还有,绝对不能把筷子插在饭碗里,爷爷说那是给死人上香时才有的做法,不吉利。夹菜的时候也有讲究,只能夹自己面前的,不能在盘子里翻来翻去,把菜搅得一团糟。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急着去看动画片,匆匆扒拉了几口饭,就把碗一推,准备离开餐桌。爷爷立刻叫住我,一脸严肃,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回来,把碗里的饭吃干净,一粒都不许剩。”我满不在乎地说:“爷爷,不就几粒米嘛,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吃饱了,不想吃了。”爷爷听了,脸色变得更加严肃,他站起身来,走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孩子,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啊。农民伯伯们在烈日下辛勤劳作,汗水都滴进了土里,才种出了这些粮食。我们怎么能随意浪费呢?浪费粮食是可耻的行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对食物的尊重,也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听了爷爷的话,我乖乖地回到座位,把碗里的饭吃得一粒不剩。从那以后,我吃饭时必定遵守爷爷的规矩。
爷爷也注重言行的规矩。他常说:“做人要诚实守信,说话要算数,不能言而无信。一个人要是失去了诚信,就等于失去了做人的根本。”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约好一起去公园玩。那天早上,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我望着窗外如注的雨水,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想着反正下雨了,小伙伴肯定也不会去,我就不去了吧。爷爷知道后,立刻把我叫到身边,严肃地说:“孩子,既然答应了别人,就要做到。哪怕下雨,你也应该去公园看看,如果小伙伴去了,你却没去,那多让人失望啊。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失去了诚信,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在爷爷的坚持下,我无奈地撑着伞去了公园。虽然小伙伴最终因为雨太大没来,但我的心里却感到无比踏实,因为我没有违背自己的承诺。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离开了家乡,到城里上学。城市的繁华和自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我,让我一度忘记了那些曾经束缚我的规矩。我开始熬夜玩游戏,第二天上课总是迟到,作业也常常敷衍了事。老师的批评、父母的责备,我都当作耳旁风,依旧我行我素,心里还觉得这样无拘无束的生活才自在。
直到有一天,学校组织了一场重要的活动,我凭借着自己的小聪明,好不容易争取到了一个参赛资格。我满心欢喜,以为可以在活动中大显身手,赢得大家的掌声和赞誉。然而,在活动过程中,我却因为不遵守规则,被取消了参赛资格。那一刻,我仿佛被人当头棒喝,整个人都懵了。周围同学们异样的眼光和轻声的议论,像针一样刺痛着我的心。我感到无比的羞愧和懊悔,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在回家的路上,我心情沉重,脑海里不断浮现出爷爷,爷爷多次语重心长的与我讲到的规矩。我突然意识到,那些曾经让我觉得厌烦、想要摆脱的规矩,其实是我成长道路上的灯塔,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从那以后,我重新找回了那些被我遗忘的规矩。我按时作息,每天早早地起床,认真整理自己的床铺;吃饭的时候,遵守餐桌礼仪,不再挑食和浪费粮食;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我发现,当我用规矩来约束自己时,生活变得有序而充实,我也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强。
规矩,它不是束缚我们的枷锁,而是帮助我们成长的阶梯;它不是刻板的教条,而是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