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善良?
我曾经被这个问题困扰了有两周。在那两周里,一个人吃饭甚至连走路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到底为什么要善良?
当我在自己能力范围对别人施以援手,却什么也得不到的时候,当别人接受了我的善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连当事人都渐渐淡忘了的时候,当我对别人的帮助在他们看来微不足道,可在我的内心深处,仍然郑重地做了一个决定的时候,我问自己,我为什么还要善良。
善良来自内心深处的柔软,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不忍他人受苦接近本能的选择。如果一个人需要通过时刻提醒自己或者依靠信仰上帝相信身后要上天堂才能做到善良,那么只能说他根本没有看起来的那么善良。有人一天从早到晚把善良挂在嘴边,从我二十几年短暂并不漫长的人生经历来看,这些人远不如他们所标榜的那么善良。但凡他们把善良作为一件华丽的外衣披在身上,往往会被人们一眼看穿。有时候面对陌生人犯了错,他们对陌生人的那份诅咒和苛责,总是让一旁的我感到惶恐不安。
善恶有时只在一念之间,当一个人担心在当下的境况付出那份真心和善意,会使自己受到伤害时,往往会选择退缩。他不能确定,面对的将是怎样的状况,会不会使自己深陷险境。所以,只有内心足够强大的人才能驾驭这份不确定感。你不够善良,也因为你根本不够勇敢。
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几乎是无意识地助人为乐,他们只看到别人的困难,却从来对自己的艰难处境视而不见。我从来没有觉得那是一种英雄行为。我以为,人首先需要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才有资格去处理自己与整个世界的联系。一味地善良与付出换不来尊重,尊重必须靠我们个人一点一点挣来。
善良也许是为的是一份心安,那来自于我们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对事物的判断力。你的那一份恻隐之心,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在你没有机会看到的地方,将可能对别人产生怎样的影响。《解忧杂货铺》是日本一部触碰到人性的畅销书,多年以后,或许终有一天,我不再能够回忆起那些生动的情节,但是我始终都会要求自己,做一个有良知且善良的人。因为我知道,长夜漫漫,我为别人点亮的那一盏灯,哪怕只有极小的可能性能够为他人带去一丝暖意,那么我付出的一切,便都有意义。
善良的人是不是从来不求报偿?不,没有人会完全不求回报,谁都不甘心真的一无所得。我们都不是圣人。即使没有物质上的回报,善良的人仍然可以淡然处之。因为他们想要的,不过是一份心安而已。
善良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简单,它背后承载着很多意义,包括力量和勇气,智慧与宽容。
你忘了我的善意和帮助,甚至以怨报我,我不怪你。只是,我从来都不仅是为了你,而是为了一个我更喜欢的我自己。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