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在七班的家长会上,几乎想分享的差不多分享给家长们了。从刚开始我刚上台,看到家长们有几分倦意的时候,再到后来她们专注认真的听。从家长们的眼神中,我感觉到我的话对家长们应该是有启发的,也许不会那么深,但是对大部分家长是给了他们一些指导性的建议的。如培养孩子勇敢面对困难的状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仔细观察孩子,根据孩子的性格类型,因材家教。做学习型父母这几点。把自己想分享的分享出来很开心和愉悦。
觉察 突破:1.以前开家长会之前就会很紧张地准备,恨不得把所有问题都能在家长会上解决掉。这次虽然也很重视,但观念上有所改变,觉得一次家长会时间是很短的,一是不可能让所有问题都解决,另外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比如家长的理念,家长的性格模式及她们家庭的很多内部因素。这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因而这次心态好一点,有了这种认识因而完美主义的病没有犯,没有把时间纠结在反复修改课件上。只挑了几个点来讲。心理轻松了很多。2.以前开完家长会,很多时候会对家长接下来的行动非常期待。期待应该是属正常心理。但如果接下来发现家长并没有因此有太大改变时,可能心理会有落差,接着就会开始愤怒和攻击。这是我以前的模式。可现在我明白了,知道和做到是有一段距离的,我明白了我不可能去改变别人,包括家长孩子亲人朋友。我只能影响她们。因而不会再拿我的标准去要求家长和孩子。放下我的标准和要求,那是我的标准。做我该做的,做我能做的!用我自身的改变影响家长!启示:包括在平时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中,也应如此,放下自己的标准和要求。接纳孩子的真实状态!3.在七班的家长会上的发言我比较满意。在八班就觉得没有讲到点上,其实这次八班考得很不理想,我需要好好和家长们交流下的。可是没有。原因:
1.准备不充分,课件在家长会开始前10分钟还在弄,后来借用其他英语老师的课件匆忙搞定。开会时发现我自己的很多内容被删掉了。后来只能顺着别人的思路讲。2.这也让我发现,对八班的关注及重视程度一直都是不够的。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因而八班没有取得理想的原因也在此,付出的太少了。让我反思的是:我教两个班,我为什么一直觉得精力和时间上用不过来?经常顾此失彼。这是基本任务呢。怎样去平衡两个班?哪些方面可以改进,怎样提高教学效率?后进生怎么帮扶和督促?从这点让我对二胎有点害怕了。两个班顾此失彼,两个孩子会不会也这样,让我生出几分担忧来。知道担忧没用。想办法解决才能解决问题。另外家长会准备前有困惑时,感谢王美女给我建议,看到和王美女和兰欣对我满满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