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月色与水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By 吕彤晖

不说林语堂大师的《苏东坡传》,不说课本上苏轼的字字珠玑,也不说遍布中外的东坡迷,单是前一段时间央视的《苏东坡》,便掀起了一场横跨千年的邂逅——一场生命与明月的邂逅。

最是那赤壁下,月色与水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写在前面

他,惊才艳绝,年少成名,之后却是跌宕起伏、峰回陡转,他临江叩竹,晴朗如仙,却又不拒世俗,悲悯众生;他,孤傲如竹,昂首达雅,却也泥泞一身,辗转烟尘……

不思量,自难忘。

常言有,最恨海棠花无香。而于此人一生,看者最恨最疼的,怕就是赫赫有名的“乌台诗案”:小人作祟,一夕之间,苏轼从前途大好的青年才子,零落成不知生死的阶下囚徒。朝暮忧患、前途未知……唏嘘之外,却又不得不承认,这是命运的磨砺。所有的刀光剑影,只要还活着,就会成为灵魂的升华。

谈起苏轼,首先想到的是那千古难遇的斐然才情,之后才是同样少见的几番大起大落。可若是捧一杯香茗安坐,回想这已去的青竹人面,念出来的,却是他坎坷波折的生涯,而那卓卓才华,则是揉进其间。

一. 政治生涯: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最想谈的是黄州那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乐观达然,却又觉着该着墨说一说其前后的因果所以然。

1.黄州前:天下无双,却命途多舛

让众人如数家珍的苏东坡的生平大事里,最早的一件,大约是科举考试,欧阳修将苏东坡的文章评为第二这个故事了。彼时,虚无浮夸之风盛行,而苏东坡却标新立异,文笔优美且言之有道,完全是“妖艳贱货”里的一股清流,甚得考官之心。欧阳修作为主考官,也是爱不释手,认为此卷第一,但由于他误以为此文乃自己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给了第二。

科举之后,苏轼名扬开封。然而,之后却从老家传来母亲过世的消息。

于是,苏轼开始守制。

到了二十四岁,苏轼入仕了。

虽然前几年,无甚政绩,但基层的工作,让苏轼了解了百姓疾苦。

北宋年间,还有一位声名显赫的诗人,王安石,他同时也是一位政治家、改革家。诚然,因檀渊之盟等北宋与辽、西夏的合约,使得北宋愈加贫弱,变法迫在眉睫。年轻的宋神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欲富国强兵。这两人一相遇,干柴烈火,变法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朝中势力分为了两派,一方是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手段激进;一方是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强调稳健。

苏轼当时,站在旧党一派。

如今,站在千秋之后,可以说,苏轼很特殊地不该简单地归为其中任意一党。他反对的是这份仓促,而非变法本身。而在彼时的两党之争中,新党如日中天,苏轼被弹劾,最终外调。

入仕十年,看似一无所为,苏轼心中也颇为怅然,殊不知,政治上的几波打闹,已让他初显成熟、心境渐平。

他在杭州寄情山水,另一边朝堂之上,变法弊端大露,改革受阻,王安石辞去相位。

任期满后,苏轼调为密州知州。这一次,作为地方首领,他大展身手,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业绩:治理蝗灾,严惩盗贼,并“老夫聊发少年狂”,带领百姓,练武备战。

之后徐州抗洪,又赢得一方百姓爱戴。

然而在下一个到任地点,心直口快的苏轼,在上任谢表中略发牢骚:“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被小人作为导火线,引发了“乌台诗案”。此时,朝局也已大变,新旧党的纷争告一段落,权势之争成为当前斗争中心。

苏轼入狱后,不断有人再度构陷,也不断有人加入营救,例如王安石。终于,在一百三十天后,苏轼得以重见天日。此后,他和儿子快马加鞭赶到谪地黄州。

2.黄州: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总觉得,黄州可以算是苏轼的第二故乡。在这里,经历濒死之境的他开始寻求心灵的慰藉,除了佛家的看破,同时也迷醉于道家的洒脱。

精神世界有了充盈的寄托,物质层面却是捉襟见肘,因为苏轼作为犯官,并无正常薪水可领。一年的时间,坐吃山空。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曾为文坛新秀,得过皇上青睐,矜傲地表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一家温饱面前,他做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先是在朋友的帮助下,领了一块废弃的官地,丰收之后,又生了买田的念头——毕竟,官田不是自己的,随时可能被收回。有一天,在相看土地的途中下起了雨,就有了那首声名远播的《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虽然身为犯官,并无权力,但苏轼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从未老去。发现有贫寒家庭溺死婴孩,他广为奔走,发起救济。

此外,苏轼还不忘著书解经,例如《论语》、《易经》等经典的解读。他对自己的著作甚为满意,自赞曰“颇正古今之误,粗有益于世,瞑目无憾也”。

关于黄州,放在最后说的,是那赤壁——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赤壁,是那“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赤壁,是那“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赤壁。

苏轼每到一地,必要游山玩水、遍访名胜佳迹,可没有第二处走过的风景,比得上他为赤壁所创造的声名;他写过那么多的赋里,也没有第二篇比得上《赤壁赋》的流传与颂扬。尤是那一句,“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更罔论《后赤壁赋》等其他诗赋。

月色与水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仰之,是峭削的壁立千仞;俯之,是秀美的无欲则刚。而你,胸膛温暖,眉目含笑,以清风携着一叶扁舟的月色,款款而来。天地之间,充盈着你若星辰大海的气息——我心向明月,任尔南北风。

这一场心与明月的相逢,有着永恒的回声。

除了心理年龄,人还有心理年龄。黄州,于苏轼而言,是他的苦难,却也是他的新生。他从过去的愤怒与毛躁中渐渐脱离,性格更加豁达幽默,心境更加平和宽容。风雨沧桑,百炼成钢。他的身和心在这流放之地,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越。收了年少轻狂,敛了锋芒毕露,填了旷达乐观,多了淡泊了然,依旧如初的是那份坚韧不拔与心系苍生天下。

关于情感与理智,《傅雷家书》里写:“感情的美近于火焰的美,浪涛的美,疾风暴雨之美,或是风和日暖,鸟语花香的美;理性的美却近于钻石的闪光,星星的闪光,近于雕刻精工的美,完满无疵的美,也就是智慧之美!情感与理性平衡所以美,因为是最上乘的人生哲学,生活艺术。”

黄州之前,苏轼的才华是一种喷薄的张扬,带着一种急切而仓促的勇猛,如他后来在《陈公弼传》中所言,“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经过乌台诗案九死一生的打击,又在偏僻的黄州自我沉淀,他实现了超然物外的潇洒,心志镇定而从容。这时,他达到了一种情感与理智的平衡。

3.黄州后: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神宗欲提拔苏轼,重臣们害怕苏轼得势后报复,百般阻挠,于是神宗动用了皇上的特权。虽然苏轼的官职没变,仍不得签书公事,但已显露出升迁迹象。

第二年,神宗逝世。幼皇无法亲政,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重新任用苏轼等旧党老臣。

五十岁的苏轼,自此,官职一路高升。不过九个月的时间,升为正三品的皇帝“秘书”,与此同时,朝堂官员大清洗。上位的旧党,一心要废除之前所有的改革。而苏轼认为部分新法有益于百姓,该保留,因此与司马光等人发生冲突,之后,又意外地与程颐等人结下梁子。随着党争升级,苏轼成为政治漩涡中心,不断受到攻击,幸而得太后信任。然后渐渐,敌人将爪牙伸向了他的亲友。

苏轼多次请求外放,终于成功。之后,回京,又外放……

太皇太后去世后,曾经的幼帝亲政,因不满于之前太皇太后的控制,大肆向老臣开刀。苏轼也不例外,数次被迫害和贬谪。最后一次贬谪,他连棺材都买好了。

等到了宋徽宗重新起用他,已是年迈体弱,未到京城就病倒,无法立于朝堂之上了。

他少不得志的长箫呜咽、如泣如诉,他视民如子的身先士卒、傲然千年,那些饱经风霜的神伤黯然,那些挥斥方遒的指点江山……

火候足时他自美。回首向来萧瑟处,笑语盈盈,月满西楼。

你是这样的你,遇见了,就无法忘记。

二.亲友大情: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世未了因

村上春树有这样一段话:

你要记住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帮你挡住外来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望你的人,陪你哭过的人。在医院陪你的人,总是以你为重的人。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是这些温暖使你远离阴霾,是这些温暖使你成为善良的人。

总觉得苏轼一生,最有幸的事之一,就是他身边,有这样的一群人。哪怕“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心情如死灰,也有“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温暖。

苏轼的母亲,出身大家,知书达理,特别是在苏洵外出求官时,以一己之力,悉心教养苏轼兄弟;苏洵则是严父角色,在回乡守制期间,经常检查功课。

苏轼的妻子有三位——准确的说,是两个夫人,一个侍妾。第一位夫人名王弗,孝顺懂事,机敏聪慧,苏轼入仕前,帮婆婆持家;苏轼入仕后,夫唱妇随,红袖添香,常在人情世故方面提建议,而且言辞得当,不伤相公颜面。十年夫妻生活后,王弗逝世,苏轼续娶了王弗堂妹王闰之,虽比不得王弗聪慧能干,但也温柔体贴,王闰之还为苏轼抬了朝云做侍妾(朝云,王闰之买入的家伎),就是那个回答苏轼一肚子装的是“不合时宜”的姑娘。她在王闰之去世后,可以说是担任了妻子的角色,也是一位才情俱佳的女子。

苏辙与苏轼在灵魂与物质上的互助交流自不必多说,他的三个儿子也是风流蕴藉,特别是苏过,有“小坡”的美称。

除了亲人,随着苏轼多地的任免派遣,以及自身名扬天下的才情与豪迈洒脱的个性,他的朋友可以说是遍布天下。从乌台诗案发生时,多人为他斡旋也可以窥知一二。苏轼本尊也是好友之人,在黄州,为朋友往来方便,他还特意建了雪堂。与人交往,从不分三六九等,往来之间有鸿儒,也有白丁——农民渔父樵夫商贩等,还有方外的庙宇之人。彼时,家伎之风盛行,时人多好色,而苏轼则清新脱俗,是个重友轻色的,“性不昵妇人”,喜欢的是与朋友饮酒言欢,对这些伎子,也是当友人待之。

还要特别一提的是得了苏轼培养提拔的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和张耒,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这些人在文坛上可谓是浓墨重彩。

正如苏轼所言,“上可陪玉皇大,,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正是有如此的胸襟和宽和,他才能收获那么多温暖,也正是那么多温暖,他才能一路风雨却初心不改吧?!哪怕有些朋友,之后反目,因着其它,往他两肋上插刀……

三.沿途小景: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这一生,大大小小的故事,汪洋恣肆的字画,形形色色的食谱……留给当代和后代的,都太多太多。想着他慷慨泰然的样子,能上能下,能屈能伸,一转身,乐得潇洒,乐得自由, 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模有样,就想要把他这么些小情趣,也细数一二。

先说高雅的画。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地阐明了文人画理论,这种画,以寓意而非技法取胜,不求画面色彩,而求万物本质,颇似胸有成竹,泼墨写意,有情怀抒意之趣。

再说婉约的景。苏轼在杭州时,治理西湖,于是有了另一种传世的经典——苏堤春晓、三潭印月。

最后说民以之为天的食。苏东坡在某一种程度上,也算是一个吃货,发明了东坡肉、东坡鱼、东坡羹、东坡饼、东坡肘子……还写了《惠州一绝》、《菜羹赋》、、《猪肉颂》关于食物的诗赋。而那千古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更是道出了千万吃货的心声。在药和茶的领域,东坡也有自己的一番作为。

另外一点想说的,是他的词。彼时,柳永是词中翘楚,他却另辟奇径,便有了那句“词至苏轼,其体始尊”。苏轼之前,词创作是按谱填词,他却打破了这一束缚,而且不顾时下风潮,走了豪迈之风。

他,能写出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样,苍茫历史里的马嘶弓鸣,也能写出“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这样,烟火袅袅的细微朴素,能写出“诗酒乘年华”和“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样,超然物外的豁达自得,也能写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样,人情小味的细腻婉转。是这样的一笔一划,这样的一言一行,让一个怡然、真诚、卓越、爱民的性情中人,在我们脑海里,信步而来。在他身后,“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无论是一生的政治沉浮、生死忧患,还是不拘一格的才华和铺天盖地的掌声,从未动摇的,是那一颗赤子之心。

千磨万击,灵魂依然坚劲;千帆阅尽,归来仍是少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底色干净,苏仙如是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29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9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57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3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5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0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06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4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0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3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2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64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4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6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