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翻开唐浩明先生这部《曾国藩》,会想起大二的那个自由而疯狂的暑假。
那年暑假我没有回家,上午在宿舍看书,中午去食堂打饭,大概下午3点左右,就会带着篮球去球场练到7点多回来,然后会喝上一罐冰镇可乐,晚上大部分的时间就是和剩下的几个同学围着电脑看电影和连续剧。现在会回想起宿舍走廊上散发的臭袜子的味道,楼下树上的几只躁动的知了,还有穿过北苑铁门,拐进靠近女生公寓边的小吃街,爬上一段幽暗的楼梯到一个老书店借书的情景。
就是在这个书店,我发现了这三本书:《曾国藩》三部曲(血祭、野焚、黑雨)
花了差不多一星期的时间看完。
读到他即将离别人世的时候,那一段遗言,我记得自己还特别用日记本记了下来: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为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能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荻,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祗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写这篇笔记的时候,内心无比翻腾,但感慨不是一种对圣人致敬的方式。
曾国藩有一段名言: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我还特别查阅“孟浪”的含义:疏阔而不精要;荒诞而无边际。语出《庄子.齐物论》:“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
接下来一个月,我会安安静静地看完这本书,安安静静地记录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