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有个“洞穴”的隐喻,说的是要实现从可见世界到可知世界的升华,最关键的一步是实现“灵魂的转向”只有“灵魂转向”了人们才能认识并获得理念世界里最高的“善”。
现实世界中,我们许多时候就是生活在洞穴中的那群人。如何才能走出“洞穴”?我以为阅读是一条主要的路径。读什么?当然是要尽可能读几本经过时间与历史检验的那些经典。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仅因为它涉及到哲学、政治、伦理、教育、心理、社会、家庭、宗教、艺术等等诸多问题,而且语言颇富文学色彩,充满了思辨哲理。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这本书里,作者为以提问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伦理学的三种德行(理性、情感、意志)的解读。因而影响了后来一代又一代的思想者。尽管如此,我们在阅读这类经典的时候,还是需要带着独立的视角和批判的意识去审视它,而不是照单全收。
如何才能避免“照单全收”?我个人的经验是还要尽可能广泛涉猎,类似《理想国》《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等还是要尽可能多读几遍,就翻一两遍是不容易理解其内在的意蕴的,再一点就是要尽可能将阅读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可能“想清楚”,“弄明白”,“讲到位”,才有可能慢慢生长起来。
如果能读几本类似《康德论教育》《什么是教育》《教育的价值》之类的书,至少可以明白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教育除了为孩子的学业,还有哪些更为有意义的目标和价值,至少我们会认识到教育其实是世界上比较难的两件事之一,或许就有可能提醒自己教育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弄不好就有可能走向反面,所以作为教育者一定要慎言慎行。如果读读《教育社会学》《教育伦理》《批判教育学》《教育与效率崇拜》《批判性课程》《学校会伤人》等,就有可能有勇气在反教育的言论和行为面前说不,至少可以提醒自己尽可能少的出现一些反教育的言论和行为。
就实务而言,如果读读布鲁斯·乔伊斯、罗伯特·加涅、希尔伯特•迈尔等学者关于教学模式与设计的著述,或许冷静地看待那些热闹非凡的这模式、那“高效”,努力从专业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更专业一点,扎实一些。如果今天的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多多少少能够读一点教育行政学、传媒理论、脑神经科学、大数据以及课程论教学论方面的著作,或许会在形形式式的牵扯下保持教育者应有的定力。
如果再能读一读《乌合之众》《群盲的时代》《狂热分子》等,或许我们就会明白,在教育圈子山头林立的生态下,“你无法用理性或道德上的理由去说服一个狂热者抛弃他的大业……对他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他所依附的大业的本质,而是他渴望有所依附的情感需要。”你会有可能在热闹非凡的生态下永远保持质疑的心态,而不那么容易被忽悠而跟风了。
读着,想着,慢慢地就有可能得到某种改善,慢慢有所生长。
退一万步讲,有了一定的阅读,至少不会以讹传讹。比如认真翻翻雅思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你就会发现找不到那句流传甚广的名言:“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