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时节,发一篇10年前的旧文,以纪念我的大伯父!
我的父亲喜欢摄影,我们兄妹四人每人都有一本照相册,里面按时间序列记录着我们的成长过程。每本相册都不尽相同,可谓各有千秋,只是每一本相册的扉页都是相同的,那上面贴着我从未谋面的伯父的遗像和一封他写给我父亲的信。
伯父1922年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作为长子,他非常懂事。听我奶奶说过,曾经有一地主家里没有男孩子,看中了我父亲想把他买去当儿子,我伯父坚决不同意,说是宁愿自己不读书也要省下钱来养弟弟。他在民立中学读书时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并受到了进步思想的影响。
1938年他考入中法工学院学习法语,在学校里参加了党抗日救亡的外围组织,晚上经常参加秘密集会,刻印传单,呼吁民众起来抗日卫国。1939年冬天,他高中尚未毕业,怀着一腔热血,毅然离开学校参加了浦东抗日游击队。
在革命队伍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军事、政治理论知识,并不断地加以实践。很快,他从一名普通的队员逐渐成长为一个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政治干事。他在家是个孝子,到了部队,怕给家里惹麻烦,写家信时不得不免去“父亲大人”的称谓,改以先生称之,最后署名也没敢写上“儿子敬上”的字样,只以姓名代替。爷爷给他起的名字是个“默”字,到了部队里他给自己起了“沧粟”的别名,用沧海之一粟来表示自己在这个队伍里的渺小。
当时在部队里,他的高中肄业文化程度算是高的,在苏北时,经常给《宝应大众》、《人民报》等杂志投稿,又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他被大家称为“宝应三大才子”之一。
他不但自己加入了革命的队伍,还经常把这样的思想传输给弟弟们。1944年中,他托人把我父亲也带到了部队里。那段时间他一直坚持在敌后,在江苏宝应打游击。他和群众一起生活战斗在一起,很受大家拥戴。大人小孩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李”。
他不但严于律己,还利用紧张的工作和战斗之余,写信教育在大部队里的我父亲。他在1946年9月给我爸的一封信中写道:“……因为敌人很疯狂气焰很盛。同志:我是个革命的战士,我是不会疲倦畏惧的,我要勇敢地战斗下去,当我一踏进这个战场,我随时准备必要时为党牺牲,我枪镗里的最后一颗子弹是新的,准备用来对付自己的……。我经过了民族战争的考验,我还要经过阶级战争的考验,这样才配称为一个革命的知识份子……。”
1947年7月,宝应的斗争形势稍有缓解,他又要求去敌情更为险恶的溱潼县(后隶属于兴化县)工作,并担任了大垜区的区委副书记。他在反扫荡的斗争中,被叛徒出卖,身中数弹,不幸牺牲,年仅24岁。当地的群众无不为之惋惜!政府听取群众意见,把几个乡合并起来改成“李默”乡(后改为三烈乡,现在是沈埨乡)。
可以让家人欣慰的是:1947年11月13日的《人民报》上登载了杀害李默烈士的5个凶手已经被法办。让伯父欣慰的是:在他牺牲三年后,他为之奋斗并付出了年轻生命的事业终于成功了,一个崭新的中国终于站了起来!
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