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禅宗大师靖居和尚提出了参禅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为第一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为第二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则为第三重,我觉得这三重境界也可用于读书,如王维认为书要“越读越厚”,华罗庚则认为书要“越读越薄”,但我认为,读书多应经历“厚-薄-厚-薄”的过程。
精读营的十天里,我觉得我正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由厚变薄
每一本书,无论字数多或少,辞藻朴实或华丽,都是作者思想和知识的结晶,从这样的角度看,都是“厚”的。
拿到《微习惯》的纸质书之前,我先找到了电子版的资源以安排十天的精读计划,看到居然只有一百多页的时候信心十足地认为可以每天读一遍,然后读了前言的内容,终于冷静了下来。
通过前言的内容,我了解到作者是从概念、原理、优势、实践等角度来铺陈内容的,梳理好了书的脉络也拿到了纸质书,就开始通读全文,打算完成本书的初步内容体系,以帮助后面的精读和理解。
第一天,根据个人的思维习惯,我将《微习惯》的内容分为概念、优势、应用三个大部分,在梳理的过程中发现有些部分似乎不是很通顺,还大言不惭地说认为作者的逻辑可能有问题,后面被自己打脸。
第二天,根据作者的脉络又整理了一遍书的逻辑,将两天的逻辑结合起来之后形成了比较完整清晰,同时也适合自己思维方式的内容体系,还偶然形成了“说书体”,也给了自己一个惊喜。
经过两天的通读,我对书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基本可以向别人完整讲述该书的大致内容,我认为这是读书的第一步:由厚到薄,就像是医学生看着人体模特可以画出骨骼图一样。
由薄到厚
在读书的过程中,为了强化理解和记忆,我们会搜集大量相关的素材和资料,于是,已经变薄的书又再次变厚了。
精读营的第二阶段我定下的计划是分章节阅读,每天精读一章内容,对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内容进行摘抄整理,并写下相关的思考,之后完成打卡。
在这一阶段,了解到了许多道理,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和见闻,感触颇深。每天都在争取将从书中读到的内容和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联系起来进行打卡,虽然有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但是对作者的理论认识确实更深刻了。
所以所谓第二阶段的“由薄变厚”,就是用更多的知识和自己的经历见闻去丰富已经形成的体系,使其丰满,使其丰富,就像是拿起画笔给线稿填色一样。
由厚变薄
如果想要理直气壮地对别人说“我读过某本书”,我认为在经历了“厚-薄-厚”的过程之后,还要再将书读“薄”一次,这一次,就是书籍内容的内化。
原定在最后一天的打卡中将全书内容再做一次整体整理的,但由于中间第三章的内容没能在一天的打卡钟完成所以没能实现,有些遗憾。
经过了结构梳理和框架填充,我认为读书最重要的还是要将书中的精华变成自己的底蕴,所谓返璞归真,就是要学会将书中的内容进行内化,同时对于工具类或者说方法论类型的书而言,最好能够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使其真正发挥作用。这样,最后这本书就会不断变薄,甚至“消失”。
三毛说,书读得多了,容颜自然改变。人们不会知道你读过什么书,但是你从容的谈吐,大方的举止和缜密的思维会告诉所有人:你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所以读书的第三个阶段就是“由厚再变薄”,就像金庸笔下最厉害的侠客,对各类招式融会贯通,拈花摘叶皆可伤人。
我想说:
001 加入了剽悍读书营之后读了许多方法论类型的书,这是从前的我不会做得事情,因为相比起散文的飘逸、小说的趣味和诗歌的优美,这类书籍实在太多乏味,从前的我更认为这些书很有些“世故”的味道。
但是现在,读了一些这类的书籍之后,尤其是类似于《微习惯》、《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书之后,我深深地发现它们的益处。同时也在心里深深崇敬那些作者,他们可能没有小说家们那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他们缜密的逻辑和细致的观察令人叹为观止。
现在我想,所谓作家,大概就是能对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浅显的道理进行收集和思考,并付诸笔端的厉害的人们了。
002 虽然我觉得《微习惯》这本书的实践意义很强,但我还是要说,无论多有用的书也都还是有废话的,所以我们在学习中比吸收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辨别知识的能力。
003 最后还是要走个心的,作为六排的一员,我赞叹一排老铁们的凝聚力和冲劲,但是我更喜欢六排的氛围。读书是一个可以让人放松的事,所以没有必要攀比。
同桌Anna在我看来可以说是非常励志了,结婚当天都没落下打卡哈哈哈,看到她发了打卡的链接时突然会有感动在心里发酵起来。
排长Terry也很棒,每天都会尽力早点打卡,虽然看到一排不断刷新纪录也从不给我们施压,反而会很暖心地安慰我们。
老铁藏香百合每天都六点多就打卡,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清清楚楚,打卡也保质保量,棒棒哒!
还有很多老铁都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很感谢这十天的陪伴和同行。和上次不同,这一次的结束我一点都不迷茫,不知道其他的老铁状态如何,期待下次继续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