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描写父爱的散文,《背影》,感动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朱自清和他的父亲之间,也曾经有过矛盾和误会,父子之间,甚至很长时间都没有过任何交流,在感人文字的背后其实还藏着有另外一个辛酸故事。
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在文章一开篇,朱自清就写道:“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
那么,就是这样短短的一句话,其实藏着许多的细节,比如说,他的祖母是因为什么原因去世的?父亲的差事,又是因为什么原因交卸的?
这两件事,有没有什么关联呢?这些朱自清都没有详写,选择了一笔带过。
如果在探究这两件事情背后的缘故之后,我们会发现这篇《背影》,也可以看作是一封和解信,用于修复作者和父亲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说《背影》其实是一封和解信呢? 因为在此之前,他们父子两的关系,其实是很糟糕的。
朱父名为朱鸿钧,1917年的时候,朱鸿钧是在徐州做官,当时的官场有个不好的习气,就是都喜欢娶小妾,大家都娶你不娶就融入不了其中,所以朱父也不能免俗,在徐州也娶了个姨太太。
不过呢,这并不是朱父第一次纳妾,他在扬州老家也早已有一个姨太太,姓潘,而这个姓潘的姨太太呢,是出了名的河东狮吼,不满朱鸿钧再娶,直接跑到了徐州朱鸿钧上班的衙门,一哭二闹三上吊,各种闹。
这一闹不打紧,却让朱鸿钧很快就上了当地的头版,这影响一大,上头很生气,结果直接把朱鸿钧的官职给闹没了。
朱自清说他的差事交卸了,说得比较委婉,实际上他是因为纳妾一事被开除了公职。
那么朱自清的祖母,好不容易培养出了一个吃皇粮的儿子,结果因为这个事情丢了误杀,被活活给气死了。朱自清当时19岁,血气方刚,觉得这一切,都是父亲的错,所以特别怨恨自己的父亲,此后父子之间的关系,也就慢慢变得冷漠和陌生。
在《背影》里面,当朱父见到儿子以后,他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指的就是这件事情。
那么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朱鸿钧并没有及时地修复和儿子的关系,反而和朱自清、还有朱自清的妻子,也就是和儿子还有儿媳之间,又发生了种种矛盾冲突,最后把朱自清逼得辞职,拖家带口去了外地,从此父子两的关系也就更加糟糕。
所以这个《背影》里面第一句就是,‘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说明他们父子之间多年不相见,这句话透露的信息就是他们至少是有两年时间没有任何联系。
所以,很多人在不明白其中缘由之前读到《背影》,会觉得真是父子情深感人不已,而文章父子情深的背后,其实是他和父亲不和多年的辛酸故事,不知道骗了你多久呢?
好在血浓于水,父子之间哪怕有再大的隔阂,终归也还是父子,最后朱鸿钧写了一封信给儿子,他在信中说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恐怕要快离开人世了。
朱自清读了之后非常心痛,又想到了父亲在车站送别的温馨一幕,最终选择了原谅父亲,并提笔写下了这篇散文寄给了父亲。
父子俩也因为这篇散文而冰释前嫌。朱自清的《背影》,可以说是能感动每一个人的一篇经典散文,很多人每读一次都忍不住想哭,朴素的文字里面,蕴藏着最细腻而真挚的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