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啊,书法,让你喜欢让人扰。我喜欢书法,能让退休后打发时光的好东西,同时又能提高雅趣。写几十年的字现在不知该咋写了,越看那些书法界的大佬的作品和文章越不知书法是啥玩意了。
01
闲来无事把有关书法的书法籍翻阅一下,看看书到底是啥。
“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它又有很髙的审美价值,简练的线条造型可以表达复杂的思想情趣。”(选自《大学书法》绪论)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等。”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上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摘自网络巜书法.文字表现的艺术形式》)
02
随着时代发展与进步,生活的不断的提高,学习书法的人也很多,势必推动书协的发展,各类书画班孕育而生,形成了发展、宏扬祖国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和主力軍。
近年来,书法实用功能弱化,书法成为了一门单纯的艺术,使人们对传统文化有新的认识,也使学习研究书法的有研究和传承的空间与发挥。使的书法的质量,艺术性,欣赏性都有所下降。各种书展的获奖作品,有的连其码基本功、技法都没有。打着创新的旗帜,搞标新立异,以丑为美,成了推动书法发展的方向,评委们的推波助澜的把参赛的新人引向世俗的境地。获奖作品的风格是学书者竟相摹仿的对象和参赛获奖的动力和目的。学书不愿用勤奋踏实态度去认真临帖了,整天啄磨评委们那点想法,怎么样讨好他们才能获奖,怎样才能短时间成为书法家。
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有很大的继承性,借鉴古人,学习古人,才能有所发展,才有更大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空间。节水轼曾说过“真生行,行生草,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走者也。”学书要一步一个脚印,汲取各种艺术营养,益于自身的提高。
03
当今中老人学习书法增多,但学习书法的目的不同,到底学习书法为了啥。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限多老年人有了富余时间和很好物质条件。为了过好晚年生活,提升自身的素养,过好丰富晚年。老年大学的产生给老年人一个学习的平台,提供了很好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时代在发展,如今的老年大学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场地、师资的缺少,有的书法老师水平参差不齐,有教师课间挟带私货。很多多中老人学习几年书画,很想加入各种书协,体现自身价值,展示学习成果,这无可厚非。有的学习多年书法,确写岀了“江湖体、“老干体”甚至变成了丑书。除不知自己陷入买字买画的温柔陷阱,找老师请教送礼,改画送X元。所以,学习书法量力而行。
学习书法脱离不了学习和交流,当今书坛可谓是一面旗帜。当然,我们也会受社会上的影响。什么“吼书、射书、盲书、乱书、圈书”讲到底就是丑书,有的打着探索,有的打着创新。不管怎样讲书法不是“行为”艺术,不需要标新立异。书法当随时代,合理继承的创新是必要的。
写个字大吼大叫,摇头晃脑,扭着屁股混身乱颤。有的书家公然喊着“我们已超越古人,只是不好意思说而已。”老王卖瓜,你要说写的丑,看不懂他说你不懂艺术。
其实大咖们所谓探索、创新,在上个一世纪80年代日本和东南亚就有了,尤其是日本叫“前卫”书道。
老年人学习书法,管他什么书来适合你的就行,只要是中国字,扎根中华文化就行。选好字帖重要,选好老师也重要。
打扰了,谢谢分享!
梁正祥/2023/05/27—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