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叶圣陶先生特别强调习惯的重要性,他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对中学生来说,善于独立思考,能够科学利用时间,正确处理学习与娱乐的关系等等,都是应当养成的良好习惯。
习惯在我们生活中占着巨大的地位,习惯性的早起,早睡都是因为习惯,但是也有好习惯和坏习惯之差。
独立思考的习惯。古代有句名言叫“学源于思”,就是说求学问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从思维角度说,独立思考主要指思维的独立性,包括独立的发现和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习中善于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包括课本),不企望现成的答案,遇事总能问个为什么,总能运用自己的头脑去观察思考,创造性地去认识事物,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养成这种习惯不仅有利于搞好现在的学习,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也能为将来的学习乃至终身的事业奠定基础。这属于好习惯,如上文说地习惯成就人的一生。
不是因为不聪明,很多聪明人反而没有好习惯;也不是没有动力,绝大多数人都渴望自己变好;也不是没有刺激因素,事实上每天都在被激励……不聪明的原因只是在于没有从小养成习惯,(如果我养成了一丁点好习惯,我成绩也不至于全班倒数。)没有好习惯而引发的部分问题,即上文说的习惯也能够摧毁一个人。
那我们应该怎么培养好习惯,杜绝坏习惯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首先得杜绝狐朋狗友,不将别人的坏习惯传染给自己。在挑选习惯的时候,一个时间段只能挑一个,然后把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这个习惯上,死磕,坚持到底。的,在同样的时间内,既要A,还要B,同时C也不想放弃,意味着每天有限的意志力要分配给3个方面,远远不够,所以最后大概率是无法养成任何一个习惯。有舍有得,选定一个习惯,坚持下去,至少要坚持3个月,有些复杂、难养成的习惯,甚至可能要1-2年。等自己不做那件事儿心里就不舒服的那种程度,那么恭喜你,你成功了!
把握住当前你的好习惯,别让坏习惯毁了你的一生。这就是习惯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