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团队日常管理工作中,通过不断优化团队的人员构成,保持团队持久的工作热情,进而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非常重要。其中特别强调一点,就是要不断寻找自驱型人才。
无论是什么行业,自驱型人才都是稀缺的。按照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理论来分析,自驱性人才性格上超我的占比要比自我高,因此更具有社会性的特点。这种社会性受社会规范、价值伦理、价值约束内化而来,是社会化教育的结果。自驱型人才对企业产生的价值更高,他们往往成长得更快,也往往具备更低的管理成本。
自驱型人才往往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更关注工作是否有意义。比如刚刚逝去的杂交水稻大师袁隆平先生,长期以来工作只关注杂交水稻是否能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通过提高水稻品种的适应性,提高单位产量来解决更多人的吃饭问题。他更加关注国家的粮食安全,并不特意在乎世人如何看待他,也不在乎自己的每份付出是否能够有对应的即时回报。正是因为他对于工作本身的热爱让他保持了一生持久的工作热情,并在工作中找到了自身存在和奋斗的意义,让自己的工作成为了乐趣。当然,袁老在取得杂交水稻成功的同时,也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尊重。
更关注自身的每日成长。自驱型人才往往更善于学习,通过学习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改进和提高。学习的过程就是自驱型人才不断进行自我重塑的过程,因此,自驱型人才往往在一些学历比较好的候选人当中占比会更高一些,因为学历好的人往往在历次考试中已经经历过了筛选。学习能力更强的人,往往是学习主动性更强原因导致筛选后的结果。自驱型人才往往会给自己定好具体的学习目标,或者针对于工作内容所需掌握的工作技能,而自我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这种学习不需要外部推动,而由自身发现学习目标来完成。他们会在学习过程当中不断总结和思考,并将学习与实践进行高效结合,在知与行之间寻求平衡和统一。
更具备持久的专注力。自驱型人才不会因为工作中碰到一点小小的困难,就轻易改变自己的目标,他们会持久的专注于某件事情上。理解这个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他们关注的是做事的意义本身,而不是简单的物质回报。所以,这种类型的人才往往能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不断坚持、超越常人,并获得最终更大的成功。持久的专注力是自驱型人才的一个最基本的特质,一万小时工作法讲的其实就是自驱型人才的专注精神。专注意味着在短时间内更高的产出,持久意味着专注更容易取得成功。
更具备完美主义精神。自驱型人才往往对于工作中的隐患或者瑕疵无法接受,他们会尽最大可能将这些问题在暴露之前,努力先行解决。完美主义精神是这类人才的一个显著特点,将工作做到自己认知范围的极限,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自我超越。体现在他们对工作中时,表现为对于所负责产品及服务质量上的高度严苛,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导致问题的工作细节。完美主义精神是自驱型人才不断自我驱动形成的一种习惯,是对自我高度负责的结果。
在招聘的环节中,如果能够找到高度自驱型的人才都是非常难得和幸运的。这类人才不仅仅具备成为某项业务专才的潜质,更有可能成为管理领军人物的潜质。我们也可以从求职者的简历内容以及之后交流的过程当中,看出他本身对工作更看重的是什么?自驱的成分有多少?通过这些元素进行筛选和综合判断。
切记,不要因为一个工作岗位缺人而急于寻找一个所谓技能合格的人进行简单的填补,这只是管理认知的一个最低境界。简单匹配的人也许并不是一个自驱型的人,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这往往意味着这个人可能并不适合企业文化、比较低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更高的工作流动率以及对应的更高的管理成本。管理工作本身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将管理工作逐步进行简化、即所谓的管理熵减,而寻找自驱型人才是完成这个目标最重要的一环。通过不断寻找自驱型人才,并使用各种管理工具将这些人才打造成自驱型团队,可以非常有效提升团队的整体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