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两年以前,我在工作上渡过了一段相当沉闷的日子。时间无声而过,等待,盼望,失望,迷茫-----这样的状态好像与年纪无关,与距离无关,想着或远或近、有关无关的那些人和事,时间就流过了。
唯能让人感到存在的意义的,是读书。
那些日子,精神上也并不苦闷,用两个月读完了《李安传十年一觉电影梦》。每天大约几十分钟个把小时,往往心情躁动而无助的时候开始读它。它明白地告诉我,人生是平淡的,做一个好人是无聊的,而人不能将时间白白地浪费掉。
在这“平淡”“无聊”和“不能将时间白白地浪费掉”中,是无尽的煎熬。
想起来读李安,是从他的电影开始的。《卧虎藏龙》、《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只此两部,让我对他充满好奇。他迟至40岁才成名,1991-2001的10年,靠着精益求精的不多的7部作品,在西片盛行的时代让东方文化成为一方风景。
书是他的访谈记录,以第一人称写,读着,仿佛听他讲自己的故事。一个年近五十的人,回首走过的路,好像散步到一半,坐下来随意聊聊,轻松自在里,看得出他的性格,随和里带着沉稳执著,静实里的波涛暗涌。
10年里拍了7部电影,每一部都是里程碑。快到40岁才开始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每一步都走得万分努力,也万分小心。他有着一般人没有的恒心、毅力和胆量。
得来的一切,都基于曾经他站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土里,看见了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他的自信还来自于大器晚成的真材实料。下决心时,不给退路,而做事时,倾尽全力,与人交往追求的是中庸之道,沉静,平衡,有度,一点黏又不太黏的距离感,让西方和东方的优点都揉和到自己的性情中,揉和到作品中,让西方和东方都读懂。
就像上好的瓷器,经过上千度的燃烧,那些粗糙、浮华、杂陈、急躁都成了灰烬,留下的是一派静实,沉稳,有料。
书中引到一句陆游的诗,“天涯住稳归心懒”,读来让人心惊。台湾生活20多年,美国生活20多年,成名后奔波在世界各地,他看到自己“这辈子就是做外人”。台湾情,中国结,美国梦,都让他无所安栖,却只有在电影里,他“觅得暂时的安身之地”。每拍一部片子,就是一段心曲,一个了结,一部部片子,骨头里都说的是自己。
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人生,有写的零乱,有写的端庄,有写的厚实,有写的薄凉。李安写出的自己,只在十年间。这是显山露水的10年,却不知这10年之后,是N多年的积累,像一座冰山,看到的部分,永远只是看不到的一小部分。
如同人性,心中的卧虎总在梦境中出现,那是欲望在偷看。
电影抒写着李安的梦境,在他看似沉静的面容后面,是对电影艺术无止境的雄心。他说:“电影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显现我们未知的部分,而非已知的部分。”
真诚地面对自己和世界,从不停止探索未知,对真心所爱始终保持好奇和动力,这就是李安成为李安的原因。
(本文为作者原创,图片来自于网络,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