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工作五年,只带了一个班,陪伴我的学生从六岁长到十一岁,我会随时注意这个阶段孩子的一些现象和教育方法;我是一名母亲,儿子三岁,同龄孩子的一些做法,家长的一些教育观念,我也在不经意间留意;我还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初级从业者,经过一些理论的学习,再加上这些“教育经历” ,再根据我的成长史,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孩子与“白眼狼”之间的关系和距离。
孩子管不了:你是他爹还是他是你爹?
端正三岁孩子的教育观
刚上班那会,学生一年级阶段,六岁,我还没结婚,更没为人父母。跟家长打交道,家长经常在学校门口接孩子放学或是上学把孩子送到教室去,就是为了顺便跟我打打招呼,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更多的是让我多关注孩子一点。家长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师,还要多麻烦你,孩子……,你要说说他,我管不了,不听家长的,只听你们老师的”。无非是孩子不写作业,孩子不读书,孩子不好好吃饭,孩子喜欢吃零食,孩子用嘴巴吃乱七八糟的东西,孩子爱看电视……听的多了,我就有点麻木,更是想不明白,多大点事,孩子这么小就管不了,那以后岂不是更管不了?甚至因为年轻,我就想怼这些家长“到底你是他(孩子)爹,还是他(孩子)是你爹?”
当我儿子从两岁长到三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明白为什么家长管不了?确切的说,“管不了”不是从六岁开始的,而是从两岁半开始的。
两岁半到三岁的孩子,意识“我”出现,随着语言表达趋向完整,走路等行动能力的提升,他们有了许多自主行为,开始根据自己的意愿探索“世界”,乱跑,爬上爬下,结交小伙伴,认识超市,零食……
我儿子两岁半,有一天起床,他跟奶奶说“不穿那个(他不穿那件衣服)”,我和奶奶愕然:那么小的孩子挑衣服?去超市,他会选东西,“妈妈,买饼干”“妈妈,买苹果”“妈妈,买这个吧”“妈妈,买个玩具”“我想吃火腿肠”……我给他选择的权利,但绝不会答应他什么都买。也许他偶尔会哭闹不止,但我也只是尽自己所能的哄一哄他,给他讲一点道理,然后就尽情随他哭,等他哭累了,再稍加安慰,抱一抱,或者转移注意力,进行其他的活动了。
这个阶段一定要坚守原则,告诉他“不”,告诉他“不是万事靠哭就能获得”,一段时间后孩子就能养成去超市不乱拿东西,不给买不哭不闹的习惯。
我是认为,三岁端正孩子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告诉他那些行为可以,那些行为不可以,不能一味迁就他,大家一定要明白:婴幼儿期的哭闹是一种语言表达需要,三岁鼓励孩子说话,就不能再受他哭闹的威胁。
三岁的孩子应该教会一些常识,不用大吵大闹,不用发脾气,除了给他反复讲,家长更多的是做出示范,做出正确的表态。不要小看三岁的孩子,他懂得红灯停绿灯行,车子过来,还挺远时,他就躲到一边了;你开车时,他看你系安全带,自己也要系安全带;还一本正经的给你说“妈妈,两手(两只手握方向盘)”“妈妈,开慢点”“妈妈,有人,拉筚(鸣笛)”。所以三岁,多鼓励孩子尝试力所能及的事。
比如:让他倒垃圾,拿东西,自己吃饭,关门,喂小狗狗……还要和他一起读书,这个阶段的孩子,你不培养好习惯,他就会养成一堆坏习惯,以至于后期你管不了。
一次看病时,看到一个五岁的孩子坐在电视正前方一边看动画片,一边拿牙签插蛋煎肠。奶奶端来米粥,一勺一勺的喂给他,孩子全程眼睛看着电视,只管张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真的不敢想象,真有这样“爱”孩子的家长。因为我儿子从一岁在餐桌上吃饭,我就给他筷子,然后坐下来认认真真吃饭。现在想起来,他一把手攥筷子吃饭的样子,我真觉得自己是后妈。
邻居家和我家一样大的孙子,放学就向超市跑,每次不买他想要的,就别想出来。妹妹家两个孩子一进超市就得抱着玩具出来。朋友家跟我家差不多大的孩子,吃饭从来不偎桌子,老妈满院子追着孩子吃饭,孩子胃口差,影响长个。
三岁的孩子不明白是非却懂人心,正是需要我们教的时候,千万不能随着性子一味迁就,物质能给,习惯不能给。
我儿子三岁,因为奶奶的迁就而使性子磨人;因为我的不迁就而乖顺。家中肯定有惯孩子的,家中必然也得有一个能管的住孩子的,原则性问题,习惯的培养上,大家必须保持一致的意见,惯孩子的一定得听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