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它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不言而喻,且有目共睹。但以辩证的观点分析,随着手机多重功能的开发,现实生活中手机同样也在以无微不至的方式,“为祸着”人们的生活。且不说电影《手机》中的主人翁严守一的手机为其惹祸,那是他自作自受;也不说“手机控”的孩子大人们,手机已经深深影响着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那是他们自制力弱,也埋怨不到手机。而用于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手机给带来的麻烦又找谁负责呢?
1.微信群
现在的机关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们,每个人几乎都要“被加入”十几个工作群,过一会儿得看一眼手机,不然错过了“回复”期准挨批。更因为微信群用的方便,没有成本,所以大事小情都通过微信群传达,都让“下面”去干,而且说吃就端,于是把一群小干部们忙得不亦乐乎,“5+2”“白+黑”,非如此,根本无法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
谁之过?当然是手机。若手机仅有短信没有微信,哪里还有这么多微信群?哪里还能这么便捷的布置任务?还能有这么多活干?
2.留痕
现在工作很讲究留痕,理由是没有任何痕迹我怎么知道你的工作干了没干?给出的理由合情合理,肯定没错。既然道理没错,那实际干事者就得遵从,而且更不能出错了。所做工作有痕迹当然好,而没有痕迹创造痕迹也得留。于是就看到了在公路边修剪草坪的园艺工人,修剪一会儿,掏出手机照个相,甚至还有专管拿手机拍照的。洒水车司机一会儿下来对着作业车拍个照。开个会,会前准备多条会标,开一阶段儿会换一次会标,为什么?留痕。否则上级检查你让人家看什么。
谁之过?当然是手机。手机的照相功能不开发,哪有这么多麻烦,哪里需要动这么多脑筋?
3.打卡
利用手机定位功能打卡,是检查下乡工作队员是否在岗的好方法。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于是有的工作队员干脆再买个手机、买套号,直接放到村干部家里,从而就确保了24小时在岗在位、驻村蹲点。
谁之过?当然是手机。手机若没有定位功能,怎么会有手机打卡的措施。再者若手机不这么普及,谁又会想出另买手机冒充打卡呢?
4.接听手机
网上曾曝光,一个干部洗澡,没有“及时”接听领导电话而受到处分。手机就是让你接听的,你不及时接听,特别是不及时接听领导电话,岂不是“暴殄天物”?
谁之过?当然是手机。手机若没有移动功能,领导还会生这么大的气吗?
5.误发微信
某区某局长,一向有利用微信群指挥工作的习惯,手指轻轻一点,下属立马回复“收到”“马上办”。可怕的是,一日他竞将疑似和情人之间做男女之事的指令发到了74人的微信工作群,着实让大家不知所措了一回,能回复“收到”“马上办”吗?多亏纪委直接上手才算替大家解了难。
谁之过?当然是手机。因为微信把人变懒了,这么大的事还能发微信吗?更可气的是局长一激动还发错了位置。不过淹死的都是会凫水的,因微信违纪肯定是会玩微信的。
6.网课
疫情期间为了不耽误孩子上课学习,学校发明了网课。于是学生们一看而不可收,名曰上网课,实际是真正网课孩子不认真,而下了网课反倒看得认真起来,无形中培养出了一批潜在的“手机控”。
谁之过?当然是手机。若手机没有视频功能,给他们个“老头机”仅能接打电话,孩子还玩吗?因为现在看孩子已经变得很方便了,不信你若让孩子老实听话,给他一个手机,打开视频,保证一晌不动。
张范津 2021年10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