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我细读了《老曼的眼》,深感我就是文中的主人公,有些地方太像了,我简直就是他的影子。但是,我没有像他那样能在父亲面前大胆的表白。带着复杂的心,我凝视马路:转移,或者说是逃避自己的视线。不觉中,视野里出现了一位蹬三轮车的老人,动作利落、稳健、有力。农村中的老人差不多都如此。
桌上的手机响了,是老父亲打来的。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很长时间没有回家看看了。父亲只问了一句:开车了吗?我愧疚地小声答应着。我回了一句:中午我回家看看。
一个小时过去了。可能是亲情地感应吧,我猛回头,父亲的那张老脸出现在眼前。他是骑着三轮车来的,车里放着一袋玉米,一个冬瓜,几斤甜地瓜,近百斤。我没发觉父亲有累的神色,一脸的笑容,是那么的慈祥。说了一阵话,父亲向我清晰地交待着:冬瓜炖着吃,地瓜给孩子煮着吃,很甜,专门挑的,玉米,磨了喂鸡。在同事们称赞我的幸福声中,我难过之极:秋收农忙,虽说我有工作,但这也成了我偷懒地托词,我没回家帮忙,偶尔回去,也只是站一会儿就走,有时还不停地埋怨他们非要种地等,有时语气里还有些指责,父亲也没有提出要我帮干活的要求。我能想出他们拖着年迈的身体干活的情景,也很难想出他们干活的细节。父亲笑着说:今年的农活全部结束了。唉,不知道父母又流了多少汗水。
我安心地收下了父亲送的冬瓜,地瓜。对于价格猛涨的玉米,我不停地劝说父亲带回家卖了钱零花,但最终没有拗过父亲。近百元的玉米,我带走,确实感到不安。活没干,平时孝敬的也不多,只是隔段时间买些东西送回去,总感觉没让二老过上更幸福的生活。面对眼前的父亲,我再也没有胆量像以前那样,有时不耐烦地说他,对父亲的劝导不理不踩,即便如此,每遇到大小事,父亲还是对我讲着祖辈流传下来的经验。我专心地听着父亲把这事交待了好几次。
我忙从兜里掏出烟递给父亲,虽然我劝父亲戒烟多次。父亲乐呵呵地接着,满足地抽起来。我不敢再看父亲,特别是他那张脸,那双眼睛。我转过头,悄悄地抹去了眼角的泪水,轻轻出了口气,心里喃喃着:这就是父亲。。。。。。。
不多久,父亲轻松地骑上三轮车回家了。我在风中站了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