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儿子邀我到他房间一起看书。
在那个安静的空间里,
有了能好好聊天的机会。
于是,我非常认真地开启了两人之间的谈话。
我说:儿子,我这次上完课后周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想问问,你对妈妈的期待是什么?
他很快回答了我,让我大感意外。
以下是他的回答(除了“聆听”一词和最后一句话是我帮忙转换成书面语言的,其他的都是原话):
要认真聆听孩子的心声,就算说错了,也要等对方说完再打断,这是对讲话者最起码的尊重。
要善于和孩子沟通,能沟通的事情就不要用生气的方法来解决。虽然生气后(我们)很快就能和好,并且妈妈能主动道歉,但是这会影响妈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一开始我还嘀咕,怎么讲的这么郑重,等到他顺溜地说完这一段,我感动极了,说道:说的太好了!说到我心里去了!妈妈已经意识到了(沟通)这件事的重要性,已经做好准备了,下半年要认真学习怎样和别人进行沟通。还有其他要说的吗?
他说没有了。
他的语速太快,我赶紧让他去找张纸来把这些话记下来。不知道该怎样继续回应他的“期待”,又随便聊了几句,结束了这次正式谈话。
与孩子对话中我经验到:
一是有效沟通太重要了!孩子的“真”像一面镜子,既能照亮我,也能警醒我,让我看见自己的真实状态。
儿子上五年级了。
二年级开家长会前班主任老师让每个孩子给父母写一句最想说的话,他写道:妈妈,我希望你以后不要对我发火,好吗?(这句话应该是那时候他对我的期待吧)拿到这张纸条时我差点当场泪奔,心被深深地刺痛了。我以为那些年我为孩子付出的、给予孩子的已经够多,我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没想到孩子对妈妈的爱永远比妈妈对孩子的爱要多,孩子对妈妈的包容永远比妈妈对孩子的包容要多。因为那个时候他在我面前,永远是一幅开心快乐的样子。如果没有那次写小纸条的机会,可能很长时间我都会忽视这样的事实:因为我的情绪不稳定让他内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二是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关系,父母的不断成长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这是给予孩子最真实的爱。
两年多过去了,儿子对我又有了新的期待。能当面听到他讲出来的心里话,我特别开心,也百感交集。这是成长中的我们的真实见证,成长让我和孩子彼此间能够更加坦诚相见。以前我和孩子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他会给我讲百听不厌的冷笑话、脑筋急转弯,给我恶补他痴迷的漫威英雄、变形金刚等动漫人物,我们会回顾绘本中的故事和情节。我知道他对人的友善和真诚,总担心他会受到伤害,可是他在我面前就是开心快乐的样子,很少像个孩子般的大哭,不袒露真实的情绪。为此我曾深深苦恼过(因为他7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看见了他的嚎啕大哭)。我以为自己已经够坚强了,足以给他很好的安全感,孩子却用他的“真”感知到妈妈的脆弱和无助,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包容我、爱我,给我温暖。是他的爱最终让我觉悟,作为母亲,对孩子的爱能有几分,那就要付诸行动,把这份爱传递给孩子,让他感知到。与其将注意力投注在孩子身上,一味被孩子的情绪牵动,不如用自己身教的力量引领孩子。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自己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我知道自己可以为孩子示范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