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月7日,上过课回到办公室,手机就来了一条微信,老单发来的:新婚快乐。莫名其妙,“谁?” “咱俩,今天是咱们结婚18周年纪念日。”我才缓过神来,看看日历,今天是阴历2019年腊月十三,18年前的今天我们走进了这段阴差阳错的婚姻殿堂。
1999年的冬天,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和妈骑着自行车去我姑家,我表姐给我介绍了一位青年,约好今天见一面,那天天格外冷,我穿了一件黑色的厚厚的棉外套。到了我姑家,青年已经到了,妈和姑去堂屋,让我们在东屋聊一聊,进屋以后,我羞羞的一撇,头型怪异,身体很瘦,个子高高,这是第一感觉,之后就没敢再抬头,大约10多分钟,没说几句话,只知道没什么感觉,在加上本身就一直上学,教学,没涉及到谈恋爱这方面的事,所以心里面有种抵触感。就这样初次见面以失败告终,之后我们都回到了各自相亲的轨道上。后来听妈说这位青年和我一个小学同学订了亲。
2000年的秋天,本家的一位大娘给我介绍了一位青年,(还是之前那位青年)因为之前相了几次亲,都没成功。纵然有一百个不乐意,但是经不住爸妈的敦促,我报着破釜沉舟的念头决定背水一战。那是一个秋风习习的下午,她和她妈来到我嫂子家,这次虽然没敢抬头大看,但感觉比上次稍微能接受可一点点。那一次我们好像聊的比上次久了点。时间太长,具体的情境已模糊。就这样缘来缘去,我们竟然结缘了,后来就按家乡的模式匆匆订了婚。
之后的日子,受条件限制,没有约会,没有聊天,只是象征性的走走亲戚,和以往不同的就是我们已经是有对象的人了。彼此之间没有牵挂,没有思念。记得那是寒假里的一天,我正在邻居家干活,妈叫我回家,边走边小声说:“青年来了,约你去进城逛逛。”我心里一惊,有种强烈的抵触感。硬着头皮,我和他骑着自行车去了离家10多公里的县城。到了县城,我们从北大街逛到东大街再到南大街,就这样一前一后,一问一答,无聊地转来转去,当时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在北大街的表店,他为我买了一块女式手表,虽然这块手表早已不知去向,但手表的样式依稀还记得。
2001年腊月十三,我们结婚了,陌生的我们从此开启了先结婚后恋爱的模式。
结婚的头一个月,正是寒假,俩人几乎天天在一起,渐渐地好像熟悉了许多,但语言上的交流依然很少,用最熟悉的陌生人来形容比较恰当。过了年,该上班的上班,该去外面打拼的打拼。他要去山西了,那天我跑着把他送到小岗村的村头,在渐行渐远的背影下,我眼中竟然有些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