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小白
当我们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后,就可以着手制作简历了。哎,但先别急着打开电脑准备制作简历啊。在制作简历之前,先回答下这几个问题:
你做简历的目的是什么?
你做简历是要给谁看的呢?
你肯定会说,这问题还用问吗?做简历就是为了找到心仪的工作啊;简历就是给HR甚至老板看的嘛。
完全正确!实际上,在制作简历前,如此「自问自答」切不可少。在真正动手前,再次告诉自己你的简历是给HR甚至老板看的,你的目标是找到心仪的工作,对我们制作出符合用人公司期望的简历是大有助益的。
例如,有不少人,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在制作简历时,只是从网上下载模板,像填表一样往里面填信息,然而这种做法是非常糟糕的。我们要在有限的篇幅里(通常是1-2页A4纸),用有限的信息来快速get HR的注意。所以,越站在HR的角度来制作简历,越会加大你进入面试的通过率。
那用人公司或是HR究竟想透过你的简历,知道一些什么呢?
1)你是谁
你必须用必要且精简的描述让大家知道你究竟是谁,因此你需要提供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等基本信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记得留下你的联系方式,以手机号为佳。
2)你是我们要找的人吗
看到这个问题,大家就知道,简历的重头戏应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那HR怎么来衡量你是否是我们要找的人呢?很简单,就是岗位匹配度。
在招聘时,HR都在各类求职网站挂出了XX岗位的要求或任职资格,你简历里面体现的条目和这些要求越符合,你越容易“中标”。
因此,我们应该要先明确“求职意向”,即你究竟是来应聘什么的。因为一家公司进行招聘的时候,往往是同时招N个岗位的员工,如果你通篇简历都没写你应聘什么的,这就很有问题,HR往往没有耐心根据你的工作经历描述来判断。实际上,我见过不少人简历里头压根没写“求职岗位”的。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投多岗”,而应该“依岗多投”。就算这个公司有两个职责要求非常相近的岗位,你都很有意向,也最好要做出一个选择。因为你现在不做选择,等到了面试环节,他们也会让你做一个选择。何必现在多填一个,增加简历被delete的风险呢?
就好比有两个助理岗位,一个是总经理助理,一个是商务助理,在招聘启事上,这两个岗位的要求看起来似乎差不多,但很明显总经理助理的level会比商务助理要高,所以,如果你没太大把握,那么就选择“商务助理”,反之则选择“总经理助理”。一对一的针对性地提交简历,会增大你的命中率。
3)怎么证明你符合我的要求
个人认为,一份简历的好坏,最大的区别就在这个部分了。因为这个部分,需要写上教育经历、工作经历、个人技能、其它成绩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应当与应聘公司职位需求相匹配,也就是说用人公司要什么,我们就要给什么。这里就需要做好职位定位,查看招聘启事,认真解读岗位要求,其次要做好职位分析,也就是对应每一条招聘信息,把自己符合的罗列出来,再做下梳理,言简意赅地写上去。
4)为什么一定是你
当HR一看,觉得你的简历体现的大部分和他们要招的人差不多,这时候,如果再有一个亮点,那么就能迅速脱颖而出了。亮点,不完全等同于优点,而是指区别于他人来证明自己更适合这个岗位的特点。
比如你应聘的是“档案管理员”,如果你在“个人评价”里能体现你平时生活里也是个狂热的整理收纳者,或是提及你有点强迫症,这反而让你更契合这个岗位了。
要知道在招聘旺季(比如过年后-4月,7-9月)HR要面对的是海量的简历,他们浏览一份简历一般只会花费30秒—120秒的时间,所以,制作一份在120秒内能成功俘获用人公司的简历,才是你要做的。
以上这4点就是HR在浏览简历时最想要知道的信息,所以之后我们开始动手制作简历时,应该时刻注意你的简历是否完全覆盖了这些内容。
—END—
相关内容分享:
本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林小白。热衷旅行,热爱写作,正过着白天写公文、晚上写故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