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途中,我们难免会遇到种种挫折与困境。很多人遇到一点难题,就会忍不住向外界倾诉,总希望有人能够帮助自己。但人性总是捧高踩低,越是不顺时,他人就越会冷眼旁观。所以,与其寄希望于外界,不如向内求索。少说话,多读书,慢慢沉淀,静静蛰伏。当你熬过了这段无人问津的日子,余生便皆是坦途。
鲁迅的那句话: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现实生活也是这样,于你而言再难过的事,在别人眼中不过是笑话。别人不懂你的感受,你哭得再大声,也只是白费工夫。
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不过是冷暖自知,各自悲喜。很多时候,你的情绪,别人无法感同身受;你的困难,别人也没法替你解决。一味向别人诉苦,只是在反复撕扯自己的伤痛。
正如莫言在《檀香刑》中所讲:“人是很奇怪的生物,你哭哭啼啼时,没有几个人真同情你,更多的是看笑话。”人在低谷,四处乞求宽慰,不如自己默默疗伤。向上的路,只能独自走;生活的难,只能自己扛。少跟人说话,学会自我消化情绪,才是一个人触底反弹的开始。
作家马德说:“读书或许不能让人生的每一刻都熠熠生辉,但能在人生低谷时,给予你抚慰和滋养。”对处于低谷的人而言,书籍中往往蕴含着无尽的能量。你每多读一本书,在绝望的时候,就能多一分希望与救赎。
白岩松曾说过:你会遇到很多烦恼的事情,苦难会折磨人。不过书读多了读出智慧,总可以好好地,正确地去面对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苦难。身处困境时,书,就是人最可靠的朋友。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与困扰,其实前人都已经经历过。人生的救赎之道,有时候就藏在一个故事,甚至一句话之中。
知名公益人陈行甲说:在最没希望的时候读书,心是往里走的,人是向山外行的。没有人愿意跟一个落魄者共情,但书籍却永远向任何人敞开心扉。书读多了,你内心所有的不平,都能得到抚慰。只要捧起了书本,即使身处泥沼,你也会生出无限能量。
王阳明说,外求于物不如内求于心,内求于心才能本自具足。屏蔽外界的声音,遇事靠自己,才是一个人强大的开始。
真正厉害的人,都有一种向内求的智慧。无论遭遇了什么事情,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跟外界诉苦,而是保持沉默,向内探求。
心理学家把人的价值观分为两类,一类叫“弱势价值观”,一类叫“强势价值观”。弱势价值观的人,喜欢向外归因,一旦遭遇了挫折,就会四处抱怨。而强势价值观的人,凡事内求。他们在落难之时,会先从自身找原因,而后靠自己,一点点改变尝试,一步步走出来。人在低谷时,戒掉抱怨、向内生长,才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开始。
在被现实打击时,与其奢求外人的帮助,不如关起门来,以书自渡。当你闭上嘴,翻开书,向内求,路就会在你脚下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