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二,太暑,酷热难当,是空调让我们得以体面地活着,没有空调又想活着,可以去马云的无人超市猫着,不会有被保安驱赶的不体面。今早看了篇文章,说上海的小资情调有着种种装腔作势的不体面,这个国家不待见上海人的人很多,但是没关系,上海依然是中国最体面的城市。97之前,其实香港才是个勉强体面的城市,记得90年代初,上海的普通大众都还过着大饼油条,泡饭榨菜的生活,遑论澳龙牛排,就是基围虾和蚝油牛肉都难得吃到。第一次吃像样的菜式,是在江苏路的老隆兴饭店,一道松鼠黄鱼,让我觉得鱼是好吃的食物,那是我幼时被鲫鱼刷卡得痛不欲生之后,第一次对鱼这种动物再次产生了好感。改革开放对中国是有贡献的,仓廪实而知礼节,上海人开始复兴旧上海小开的生活精致,海派菜一改浓油赤酱的厚重,转而学习粤菜的精致,这个各式移民荟莘的嘈杂城市,也开始学习西方人温和文雅的生活态度。学习体面是需要过程的,90年代新兴在上海的餐馆比如今的俏江南更精致,第一次去高档中餐厅吃饭时,许多礼仪不通,至今犹记得许多笑话。第一次吃白灼基围虾,服务员先给每人上了一个琉璃雕花的小盏,里面漂着几朵亮艳的菊花,又沁着柠檬和绿茶的香,于是哥几个着实慢赏细品了一番。待服务员开始上菜时,看着我们在那研究这茶的具体配方时,不免大为尴尬,为我们换了茶盏后,小姑娘红看脸告诉大家,这个洗手盅,是用来剥虾之后洗手的。后来去必胜客吃鸡翅,便也学着老外用刀叉切割而食,心里虽总有拿起来手中便啃的冲动,却也只好忍住了。现在想来,上海人所谓的腔调便是维持一种体面,在任何一种社交场合公共环境,尽通学着用体面约束自己,不让自己因破坏气氛,或不合时宜而遭受羞辱,那便是上海人的腔调。
体面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大家好,我是船长!欢迎你跟我通过图片和文字在未来的一年环游世界! 在斯里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