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你快一点呀!磨磨蹭蹭的,动作那么慢,一点都不像男孩子。”“儿子,你别急呀,再等妈妈一会儿,妈妈再过一下就好了呀,别老是催妈妈,做事情我们要慢慢来,不能太心急。”没想到儿子回我一句:“哎呀,妈妈,你怎么一会儿快一点一会儿慢一点,你之前都是叫我快一点的呀,怎么今天又叫我慢一点呢?”听到这样的话,顿时感觉啪啪啪地打脸,之前我从没觉得自己的说法有什么不对的,但儿子的一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好像我平时真的是那样要求他的。当我希望他快一点的时候,我就说你快一点,当我想要他等我一会儿的时候,我让他别着急,耐心等一等。不一样的标准,让孩子们都迷茫了,无所适从,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如何去做才是合适的。
生活中,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尤其是我们在教育学生中时有发生。有时我们在检查孩子们的作业,你看见字迹潦草,我们可能会直接来一句:“你写慢一点,写好一些。”但看见孩子半天没把作业完成时,我们又开始大声训斥:“快一点写呀,再不快点,都快要上课啦。”对于同样的一位孩子,你说我们要是说出了这样的两句话,你想孩子会怎么想?他的内心肯定要崩溃了,压根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才好。
为人师表,我觉得生活中,我们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任何一件事情,不该是一种片面的指令。因为你的一句话,孩子们可能奉为“圣旨”,他会很认真的照做,但是如果我们要求不明,一会儿是这样,一会儿是那样,对他是这样的要求,对自己又是不一样的要求。那无疑,你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对孩子的内心肯定会带来很大的负担,他们会疑惑,会迷茫,会显得无助,可能原本是一位性格十分开朗,对自己的要求很明确的孩子,却因为老师的要求标准不统一,他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变得畏手畏脚的。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变化,那我们不是一种失职么?
今天真的感谢儿子的一句话提醒,虽然之前我也明白、也时常告诫自己对孩子们说话一定要注意,不能恶语伤到孩子。但是这种无意识的伤害,却时常上演,而我却毫不注意,真的应当引起注意。往后凡事都应“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语,不忙于下结论”因为我们的言行,可能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