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从简”,没有高深复杂的套路,都是简单易行的方法。芒格说:“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记住一些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你无法理解任何事情……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在我看来,一切的学习和努力无非三个目标:一是解释问题,二是解决问题,三是预测问题。评价学习是否有效的标准就是:学习之后,你的行为或认知是否发生了改变。知识管理的核心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第一,数据管理。比如,学到的知识点怎么归类?如何快速搜索文件?如何给文件贴标签?怎样整理文件夹?第二,信息管理。怎样更好地理解、消化和应用获得的各个知识点。比如:如何做读书笔记?如何用思维导图增强理解?学习中精读和泛读的区别、行动学习法、刻意练习等。第三,底层规律。在大量具体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形成抽象的理解,在深层次上掌握普遍规律,从而将知识用一根线串起来,在具体知识之外找到新的答案。知识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而是彼此联系,甚至在一次次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产生新的启发和认识。
在我的定义里,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如果你看完一篇文章、了解一个观点之后,受到启发,改进了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这个信息才是知识。换一种角度看,衡量你的学习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是:学习之后,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到了改变。只有你知道了如何改变你的行动,信息才变成了你的知识。
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所谓“临界知识”,就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能够让我们认清楚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
一开始就能带来直接利益的事情,很可能要拿未来的机会做代价。多元的经历如果不能帮助我们提升认知深度,从长期来看,是低效的。斜杠是提升认知深度的结果,而不是追求多元的结果。在一个细分领域,对它的认识足够深刻,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想要做到极致,不仅要学某个专业的知识,还要学习与解决某一类问题相关的知识。
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第一,个人精进类,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知识管理,沟通,成交等。第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临界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
大脑的记忆,靠的是把信息与旧经验关联起来。学习一定要把获得的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进行网络状的联系。遇到有启发的句子,就停下来,这些启发和我过去的哪些经验相关,把它运用到生活当中。当我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就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内容,别人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在这个解决方案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我还能把这个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
当我们遇到与过去认知不一样的新观点时,就会触发我们的习惯性防卫。王东岳说过:文化本身具有遮蔽效应,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才能打破这种效应,从而产生文化的进步。防卫性的心理使我们失去检讨自己想法背后的思维是否正确的机会。如何减少习惯性防卫的不利影响?当我们听到不同的声音时,要思考这个声音是不是对的。如果总在原有的思维模型中学习,只是增加信息量,不改变自己的文化思想结构,它叫无效学习,所谓的有效学习必须听到不同的声音。别人对我们提出不同的意见,正是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获得启发的机会。
有了对重要的、核心知识的深刻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灵活应用。你只有在此前花时间死磕了大量的基本道理,打通了那些知识阻塞,才能融会贯通。我们要以慢为快,就是把80%的时间,花在20%的重要问题上面。就是把时间花在重要的基本概念、有启发的观点和自己没想明白的问题上。
我们的所有观点、结论,本质上都是一个假设。观点和结论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假设与事实相符的程度。学习临界知识就是用更合理的假设来替代不合理的假设,从而提高决策质量。复盘每天的决策都是在什么样的假设下做出的,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今天有什么事情,让我产生了消极的想法,为什么?我有什么事情没处理好?我还能有其他的做法吗?如果在哪个环节做出改变,下次会有效果?
怎么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呢?反思、分享和刻意练习。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做事的顺序:做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反思的顺序:观察结果(现象)——→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我们可能把假设当成了事实,不区分假设与事实,也就无法改进自己的假设。
反思的三个作用
第一,发现知识误区。我们会在相似的情境下,做出相似的行动(路径依赖)。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不需要对每一件事情都进行大量的思考就可以做出决策,能让我们活得更轻松。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是一种假设,而我们的假设是大脑对事实进行解读之后形成的。事实→大脑解读→假设→行为。
放慢思考速度,找到更合理的方案。比如,我考虑的因素全面吗?还有其他方法吗?我做出决策的过程合理吗?记日记的时候,可以复盘:昨天我做得不好的事情是什么?我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如果我重新来做会有哪些改进?
第二,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反思是促使大脑对已有信息进行重新处理,产生新的思维模型。问问自己:我过去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有什么相关的方法可以应用到这件事情上?
第三,检验学习的新知识是否用起来了。写自检清单就是提前设定一个期望的标准,然后每天反思,找差距!每天反思对标同样的内容,是一个自我催眠的过程。就像心理学中讲的,我们可以通过自说自话来与潜意识对话,从而影响我们的思考和认知。
训练反思能力的三个方法
第一,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能够从日常工作、他人经历和书本案例中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想要在关键时刻有更好的表现,从日常的小事、小习惯入手,从思考问题的过程入手,找到改进的办法。比如,一个人的信用就要从遵守每一个小的承诺做起。做不到的事,不要给出承诺。记录答应别人的事情。如果把思考过程,心理反应和当时的事情结合起来记录下来,再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启发。
第二,把生活案例化处理;生活就像一本书,我们每天经历的事情,都是一个个蕴藏着启发的案例。每天都在生产未经加工的经验素材。我们的判断来源于经验,有效的经验来源于对判断的反思。我们要把生活的素材重新解读,从中发现更有价值的启发。我们之所以成长慢,是因为收到错误的反馈,或者反馈不及时,或没有注意反馈的内容。教育的根本定义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经验的理解方式。
第三,坚持写反思日记。我今天遇到了什么问题?我的错误假设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在这样一个矛盾出现、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我的心理表现怎样?有什么启示?怎样解决?一个人坚持做一件事情,一定是从中受益的。如果你不知道你的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你是不会改进的。反思日记,是一个帮助我们对行为影响进行反馈的工具。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来自对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我们思考过程有强大的惯性,所以,必须通过悬挂假设、反思、矫正假设等一系列方法来改变它。
教别人的过程有三个价值:第一,因为要教别人,就会督促自己发现知识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为了给别人讲清楚,我们就会主动探索,想明白问题。第二,教别人的过程,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识的过程。复述知识其实是强化记忆神经链的过程。我们的短期记忆能够转化成为长期记忆的关键就是不断重复。第三,别人提出疑问,会增强我们的认识。大家互相交流,能够让自己看到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和可能忽略的环节。以教为学的过程,一定要坚持思考自己所教的内容能站得住脚,经得起考验。只有知道我们拥有的知识的局限性所在,我们才配拥有这个知识。
什么是刻意练习?重复性、有目的地训练,关键在于创建某种心理表征。所谓心理表征,是指我们的大脑在思考问题时对应的心理结构。看到问题——调用直觉、过去经验——行动。看到问题——问题的实质是什么(黄金思维圈)——可能用到的规律是什么——行动。
刻意练习如何与临界知识结合应用?
第一,对基本核心知识划小圈,比如,游泳这件事情,划小圈的内容是漂浮、呼吸、打水等等。每个项目都是一个基本的技能,组合起来就成了在水中穿行的新技能——游泳。我们需要反思动作细微的差别,理解这些基本动作的应用并做到熟练。在认知能力的思维训练中,划小圈的内容就是对基本概念、临界知识、知识阻塞等进行反复的思考,直到把这个问题弄明白为止。
第二,将基本知识组合成更大的能力单元。把掌握的核心知识吃透,就能够和其他相关知识组成一个新的知识能力单元,整体使用。比如,对基本的营销概念、市场概念理解透彻后,就能够建立在这些概念之上的认识,形成市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学习水平,就是拥有正确的底层关键知识的数量以及调动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综合体现。
第三,在各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比如,可以把复利、边际效益、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组合成一个认知框架,来判断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查理·芒格: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这里说的“模型”就是临界知识,“框架”就是把临界知识整合起来的认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