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一年顶十年》一书的作者是剽悍一只猫,他是中学英语补课老师,还是社群商业战略专家,还是作家,有着百万读者的公众号,还是一家公司的创始人。
作者也不是天生就有着强大的商业头脑,有着另人羡慕的身份,而是靠后天一步步摸索,努力,才走到了今天。
在2016年之前,他还是一名普通的中学英语补课老师,有一天晚上,他痛恨思过,问自己“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吗?”
因不甘心,不安于现状,有着强烈的心要改变。
于是,在2015年,他花费着为数不多的积蓄,报培训班,接触互联网社群,走出原来的世界,并不断的见牛人,跟牛人学经验,取经。
接着,就自己开通了公众号,并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有了10万的读者,这给足了作者底气。
离开原来的城市,来到了上海发展,前后不到5年,作者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了百位各领域牛人;
公众号粉丝有100多万读者;
在自媒体平台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吸引了不少读者付费学习;
转型成为社群商业战略专家,并被“樊登读书”聘为首席社群顾问。
而这些,都离不开作者的不断强大,变好。
那么我们要如何成长,才能像剽悍一只猫一样呢?可以从这4点入手。
一、掌控每分每秒,高效利用时间
作者说:“时间就是你的命。”
确实如此。
我们的生命,是由每一分每一秒组成的,浪费一分,哪怕一秒,都是在浪费生命。
那么,要怎样才能更高效的利用时间呢?
1、拒绝
拒绝与自己无关的事,以及会浪费自己时间的事。
比如,朋友或者同事,总喜欢叫你帮个小忙,但这明明自己都可以做,且也不是什么大事,也要拉上你一起,帮助搞搞。这就没必要了。
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好,再考虑其他的。
2、锻炼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体魄,就会很容易生病,而耽误了很多事。
像平时,可以抽空出来锻炼身体,一周运动一次,或者下班后,选择走路回家,锻炼身体。
3、筛选
筛选掉对自己个人发展不利的因素,专心投入对自己有帮助的领域。
比如,看书,先在微信读书app上看一下评分,好评如潮的,就考虑看看。
看电影/电视剧,先在豆瓣看看评分,还有评论,评分高的,评论又好,那么可以考虑是否要看。
看优质的公众号文章,粉丝在10万+的,或者有注册商标的,自然所写的文章会比较好些,可以考虑。
4、擅长
多做自己擅长的事,尽量不花整块的时间在苦涩,难懂的领域。
因做自己不擅长的事,很浪费时间,但又时又不得以,所以只能把自己培养成“熟练工”,做啥都可以上手,在同样的时间里产出更多。
比如,我就挺擅长阅读的,在阅读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思考,并做相关比较,完后,再写一篇观后感,或者是文章。
这样一来,我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还产出了一篇文章。时间就很好的被利用啦。
除了会高效利用时间还不行,还得知道自己一天当中都把时间花在哪了,以及所花费的时间是否合理。
《一年顶十年》一书中,有提到如何评估自己的时间,让自己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时间都花在哪了,以及所花费的是否合理。
(一)今天都做了什么?
(二)所做的事情分别有什么产出?
(三)做这些事情,分别花了多少时间?
(四)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
(五)在时间花费上,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一天过完后,可以花几分钟的时间,回答以上这5个问题,你会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否在浪费时间。
二、读书
坚持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认知,让自己更清醒的看这世界。
而读书,最关键的不在于读,而在于用。
每从书中,或者是从视频中,学到一个新的知识,那么就可以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这个道理我可以运用到哪里?”
“这个知识点可以用来解释哪些知识?又可以被哪些知识点解释?”
就比如,书中所提到的,读完书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问这2个问题:
1、有哪些内容是我用得上的?
需要一条条列出来。
2、针对每一条内容,我该怎么做?
把能对自己有帮助的,有用的,一一摘抄下来,然后思考,应该怎么付出行动。
像我从书中学到了,这个方法之后,那么在之后的阅读中,特别是方法类的书籍,阅读完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把它们摘抄下来,并问自己应该如何付出行动,如何把这些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再比如,如何选书的问题,我之前也不怎么会选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本书中看到了选书的技巧,于是我就把它用出来了,在这之后都是阅读评分很高的书籍。
选书阅读之前,可以在豆瓣或者微信读书app上看评分,评分越高的,说明文章内容还不错。再者就是看书评,大概看一下书评,你就知道这本书主要讲什么,以及值不值得自己花时间去看。
最后,阅读,最重要的是用,把所学到的新知识,用出来,分享出来。
三、写作
很喜欢一句话:“读写不分家”。
阅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可以写一篇复盘文章,检索自己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以及都有哪些知识深刻的印在自己的脑子里了。
看完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个综艺节目,想想,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有哪些可以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由此可以写一篇观看感,或者写一篇影评。
我们能写的不止是这些,还有平时和他人聊天时,觉得对自己有帮助,或者感觉对方的观点挺新颖的,那么也可以把它记录下次,思考,复盘,也可以写到自己的日记里。
而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写作手感,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与自己对话,让自己更接近自我。
而写作可以达到这些,它所带来的不仅是在外的光环,还有内在的修养。
若在阅读这一关解决了,但在写这一块却出了问题,无法下笔,没有一丁点灵感,那么可以多读好书,见牛人,以及拆解优秀的文章,了解其中的写作技巧。
每一篇文章的背后都有作者的逻辑性,有写作技巧,只要多拆解优秀文章,那么自己自然而然就也会写。
就比如,我之前也不会写观点文章,于是我就去十点读书公众号找原创文章,进行拆解,并大量的练习,最后,我发现,每一篇的写作逻辑都差不多,都是素材+观点+金句,有的会变动,但变动的也不大。
而最主要的就是,素材,还有金句,再者就是文章的小标题。
多看看,多练习,自己自然就会写。
四、写书
之前看到一个作家说:每个人都应该写一本书。
那时我就在想,写书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一本书耶,怎么写,又怎么列框架,写完之后又要拿给谁出版,一系列的问题在我的大脑飘过。
我很羡慕那些可以写出好几本的书,而且差不多每本书都好评如潮,也因此感觉自己离他们好遥远。
但又有一个小人在我的大脑告诉我,即使现在还不能写出一本书,也没关系啊!可以阅读牛人的书籍啊!可以间接的和他们链接啊!
还可以从他们所总结出来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慢慢的自己不也可以变成他们的样子了吗?
暂时写不出一本书,那可以从写一篇文章开始,不断打磨,直到写出爆款文,那么写书不就容易多啦!
而写书和写文章都是一样的,学会列框架,拆解小任务,一个个去完成。
并在每个细节不断打磨,寻反馈,并总结,反思,那离写优质的内容还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