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童年 >
1.依恋模式
早期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影响我们成年后讲述自己人生故事的方式,还会影响我们婴儿期和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2.四种依恋模式
1)安全型依恋 2/3 (读懂孩子的信号,有效满足孩子的需求)
2)回避型依恋 20% (这些孩子的父母不是以可信赖的、敏感的方式回应孩子的信号)
3)矛盾型依恋 10%-15% (与父母在一起显然没有带给他们放松感,他们的依恋回路被过度激活了)
4)紊乱型依恋 10%。 (父母严重缺乏与婴儿的协调,或者婴儿害怕父母,或者父母本身就充满恐惧,便会产生紊乱型. 依恋)
3.依恋与整合
在安全型依恋中,能量流与信息流以和谐的方式流动;
在回避型依恋中,能量流与信息流的流动趋向刻板僵化;
在矛盾型依恋中,能量流与信息流趋向杂乱无章;
在紊乱型依恋中,能量流与信息流交替出现刻板僵化和杂乱无章。
从人际神经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安全的亲子互动促进了婴儿大脑前额叶中部整合神经纤维的生长。与之相反,与照顾者形成了回避型依恋关系的孩子,会受到情绪的局限,通常会被同伴认为是冷漠的、爱控制人、不招人喜欢。具有矛盾型依恋关系的孩子,会出现很多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具有紊乱型依恋关系的孩子,他们在与他人交往以及调节自己情绪方面的能力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而且,很多这样的人还存在分裂状态。
依恋模式是人类生活中少数不受基因影响的方面。
4.对依恋关系的最佳预测因素不是父母小时候的经历,而是父母理解自己童年经历的方式。
只要问某些类型的自传式问题,便可知道人们如何理解自己的过去,他们的心理如何影响了对过往的记忆,以及如何解释当下的自我。人生故事的素材包括:我们对过往经历的感受;对人们为什么会做某些行为的理解;以及在成长为成年人的过程中,一些事件对我们的影响。相对于早期生活的艰难经历,找到方法来理解这些经历对我们的影响显然更重要。理解是力量与回复力的源泉。
5、成人依恋访谈
衡量我们如何“理解”自己人生的研究工具,被称为成人依恋访谈。
记忆是不可靠的。
成人依恋访谈问题帮助我们探索童年的人际关系如何塑造了我们内心世界的模式,特别是如何影响了我们的忍受窗口。
二:< 自我 >
1.状态整合:“之间”、“之内”及“我们”
整合的第一层是不同状态间的整合,即“之间”的维度。
第二层的整合发生在某种状态自身的内部(即“之内”维度)
整合的第三层涉及在人际关系中的自我定义,即“我们”维度。
“之间”的维度:揭开羞耻的心结,“之内”的维度:找到一个核心,核心自我它的中心是接纳性也称为自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