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念了一遍德道经,没念够,又念了一遍阴符经,反正不用上班,把大医精诚也念了,念完了一本书的内容。
平时上班,念道德经的前37章,周末一般念完整的81章,最多再念念阴符经。
我开始接触道德经,是在刚来简书那会。练瑜伽的地方开读书会,请了个老师讲道德经。那个时候,我正对这个世界不满意,看了道德经差点扔垃圾桶里。“世界已经这么不好了,还愚民政策呢。”
但因为那次读书会,我记下了前几章内容。
后来开始读书,在书里时不时看到了不同人对某些字句的理解,和我想的很不一样。
几年之后的今天,再看道德经,理解全都不一样了。
首先,从个人角度来说,它像一本心理学的书,书里一直说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设置美、善、孝慈等标准,因为有标准,就有标准的反面。这会让我觉得,这些标准都是别人设置的,是外界的。作为一个人,不应该用别人设定的标准是要求自己。比较是人过得不开心的最重要原因。阿德勒说,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平面上,和别人的世界无关。
但我又觉得,这些标准的设定,其实像个巴别塔,让人与人之间有了比较有了竞争,无法统一,一盘散沙。
其次,我接受了道德。道德这次词语,对我来说偏负面,但是真正道德的含义是很美好的。道是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则,德是帮助别人成为他自己。所有,要尊道贵德。从此以后我也可以毫无负担的说,我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并不是以前的东西不好,而是自己没有能力理解。有些词语的意思几千年来已经发生了变化,有些是古人说话太精炼了,精华太浓郁,需要用阅历把它化开去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