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仕。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成熟、衰亡于明、清。由于采取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制,科举是从隋朝开始试行,共历经一千三百多年。
在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在汉朝,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后者由皇帝或地方长官直接进行征聘。魏文帝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创立九品中正制并一直延续。
隋朝统一全国后,把选拔官吏的权利收回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期间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虽然在当时是草创时期,并未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联系起来,揭开了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
唐朝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逐渐将科举制度完备起来。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唐朝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名人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如诗人白居易向当时的文坛领袖顾况投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
武则天时期,开创了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殿试,状元一词就是她发明的。另外,武则天时期还产生了武举。
宋朝的科举,大体同唐朝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重文轻武”。大文豪苏轼,“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其中父亲苏洵是1056年的探花,苏轼和弟弟苏辙是次年的榜眼和探花。1066年,宋朝将科举次数改为每三年一次,从此成为定制。
1314年,元朝才正式推行科举制,科举主要仿制南宋制度建立,涌现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学者,推动了民族和文化的融合。元朝的科举制结束了唐宋金以文章诗词取士的传统,从此以经义取士成为了定制,这意味着科举制更加重视经世致用。
明朝科举进入鼎盛时期,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八股文是由明朝独创的。明朝的科举考试标准化、规范化,对以后的考试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八股文禁锢思想,扼杀创新,也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清朝开始沿用明朝科举制度。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发生改变。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清廷诏准。
自此,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就此停止了。
科举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它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拓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保障了国家的正常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