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研哉
原研哉(Kenya Hara,1958年06月11日-),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设计领域泛于长野冬季奥运开、闭幕式节的节目纪念册和2005年爱知县万国博览会的文宣设计中,展现了深植日本文化的设计理念。在银座松屋百货更新设计中,横跨空间到平面实践整体设计的方向。在梅田医院指示标志设计画中,则表现出触觉在视觉传达中的可能性。
我们立足之处,是过去与未来的夹缝之间。回顾设计概念的历史演变,或许有助于找到自身设计的支点。
设计的产生
尼古拉斯·佩夫斯纳(Nikolaus Pevsner, 1902-1983)在其著作《现代设计的先驱》中所介绍的,源流可追溯到社会思想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和威廉·莫里斯(Willam Morris)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形成的“设计的思想,这可以被视作现代设计的原点。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机械化大生产带来了活力。但是工业革命初期的产品仍保留着过分装饰的王朝气息。机械化的生产速度惊人,但机械生产无法和手工品那样经人反复打磨,使得这些产品的造型不具备足够的美感。快速而大量的生产与消费是产业革命的直接产物,这是人们的意愿所无法左右的现实。
进入十九世纪以后,工业化生产出来的极其粗糙的日用品不再能满足人们的欲求,这成为人们探究现代设计的思考与感受方式的强大动力。这一期间以“新艺术运动”的名义出现的艺术思潮风起云涌,立体泊、直线派、未来派、达达主义、新构成主义、造型主义、绝对主义、现代主义等等。
1919年至1933年在德国魏玛设立的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院,诞生的现代设计概念,却为现代指明了方向。色彩、形态、质地、素材、节奏、空间、运动、点、线、面……包豪斯对这些基本的造型元素进行了重新整理,将其精简到了无法再精简的程度后,整齐地排放在手术台上。
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设计被非常用效地组织到了经济发展之中。规格化、量化的生产方式里。导致了产业设计与文化的分裂。设计师在产业设计的过程中,个性受到极大的抵制,产品只是反映出了按计划生产、按计划销售的企业的意志与战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流线型”造型是典型的美国式设计。这个设计随着美国在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领导地位,使其经济、实用、踏实的设计观也随其经济的影响而波及全世界。美国在工业和建筑设计领域取得的突飞猛进,与当时德国的包豪斯的逃亡者的加入不无关系。格罗比乌斯来到哈佛大学任教,密斯·凡德罗(第三任包豪斯校长)被伊利诺大学聘任,莫霍利·纳吉在芝加哥建立了新包豪斯学院,他们以各自不同方式传承着自己的设计思想。美国的经济给予其设计的思想,明确地说,就是将设计当做一种经营资源来使用。制造商们对消费者喜新厌旧的心理了如指掌,设计在他们那里得到重视的原因在于可以不断变化产品的风格以持续地占有市场份额。
而在同一时间的欧洲,人们为了让一个产品在市场上持续地保持影响力,创造出了“品牌”这一概念,并将其有效地运用到了设计中。说到经营资源问题,我们一般会提到“人才”、“社会”、“资金”,但这些年来,“信息”也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项。人们所熟悉的企业形象、商标也是“信息”的一部分。但真正根植于企业的战略性解释,使企业识别形象和品牌管理巧妙地得到发展的是美国。
在后现代主义时期,电脑技术的进步固然能为设计带来新的天地,设计并不是仅仅只有制造出新奇的东西才算是创造。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价值丰富的文化积累,把熟悉的东西当成未知的领域再度开发也同样具有创造性。就像两个整数之间有无数个小数一样,对于一件事物的看法也是无限的。
创意并不是要让人惊异它崭新的形式和素材,而应该让人惊异于它居然来自于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不断地开发出这些创意才是真正的设计。
在五感的层面上进行设计,就像作者讲的他的信息传达的目的并不是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来吸引人们的注意,而是要慢慢地渗透到五官中去。在人们还没有注意到其存在时,成熟、隐秘、精密、有力的传达已悄然完成了。
设计绝不仅仅是制造技术。设计是从生活中发现新问题的行为。我们的环境是由具体生活着的人构成的,它所走向的前方,就是技术与设计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