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句:
按照别人期待的生活会比较轻松,因为那是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比如走在父母铺好的轨道上,尽管这里也会有各种不满,但只要还在轨道走着就不会迷路。但是如果要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那就有可能会迷路,甚至可能会面临着“该如何生存”这样的难题。
选择别人的认可,还是选择得不到认可的自由之路,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认可欲求,就是,不想“被别人讨厌”。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已经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分立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父母强迫孩子学习,甚至对其人生规划或者结婚对象指手画脚,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没有任何理由不可以过自己喜欢的人生。
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当然,其实这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选择了真正自由的大人就不会这样说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要勇于争取自由。
那什么是自由呢?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不管我们怎么努力,都有会讨厌我的人,也有要讨厌你的人,这是事实。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所谓倾向性就是本能性的欲望,冲动性的欲望。按照这种倾向性生活的人,只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
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对抗本能和冲动便是自由。
我们都在追求从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自由,但是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之类的事情,根本不可能,所以自然有人际关系,那么到底什么是自由呢?自由就是在人际关系当中不寻求他人认可,不活在别人的期待中,不在乎是否被别人讨厌。
如果可能,我都想不讨人嫌的活着,想要尽力满足自己的认可欲求。但是八面玲珑,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所以要行使自由,那就得付出代价,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一生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获得自由。
要去“惹人厌”和 “不要害怕被人讨厌”,是截然不同的,不害怕被人讨厌的意思是,不畏惧他人讨厌自己;而要去惹人厌的意思,就是去作恶,这是不尊重他人。
即使有人不喜欢我,那也并不是我的课题,应该喜欢我或者是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此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性的思维。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自由。
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
虽然不想被人讨厌,但即使被人讨厌也没有关系,不想被人讨厌,也许是我的客气,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只做把马带到水边的努力,是否喝水是那个人的课题。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人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轻松起来。
按照原因论,“认为因为被打,所以才与父亲不和。” 那么现在的我就只能束手无策了,但是如果认为“因为不想与父亲和好,所以才搬出被打的记忆。” 那关系修复之卡就会握在自己手中,因为只要我改变了目的,事情就会解决。
当我下定修复关系之决心的时候,父亲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怎么看待我主动靠近,他这件事持什么态度,这些对我都毫无关系。即使对方根本不想修复关系也无所谓,问题在于我有没有下定决心。人际关系自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改变了,发生变化的只是我。作为结果,对方对怎么样,我不知道也无法左右,这也是课题分离。当然随着我的变化,而不是通过我的变化,对方也会发生改变,也许许多情况下,对方不得不改变,但它不是目的,而且也可能不会发生。总之,把改变自己当作操纵他人的手段,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
提到人际关系,人们往往会想起两个人的关系,或者与很多人的关系,但事实上首先是自己,如果被认可与求所束缚,那么人际关系之卡就会永远掌握在他人手中。是把这张卡托付给他人,还是自己掌握,这是你的课题!
欲望、冲动,不叫自由。
“被讨厌”是别人的课题。
获得幸福的勇气,就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课题;“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
自由是向上推,而不是向下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