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离婚风波的孩子们如何幸存

被刷屏的王宝强离婚风波,我不关注男女主人公谁亏欠了谁,毕竟感情的事不是外人能说的清楚。但每一次分开或分手,沦陷最深的总是孩子。

中国从来都不是一个对事不对人的文化氛围,尽管我们会礼貌用这样一句“咳咳,对事不对人”开场,但说着说着就把一个行为层次上的对话,上升到能力范畴上,比如一次没做好,很容易变成“你能力行不行”的质问。这还不算最糟糕的,直接越过能力层次到了核心的身份范畴,“你不配”赤裸裸“你是一个施暴者,我是一个受害者”。在对立的施暴者-受害者的二元关系中,作为施暴者和受害者各占一半的人孩子,会是什么感受?

不站队的孩子一定会煎熬两个内在自己打架的煎熬,站队的孩子也可能无法抑制对堤防骨肉至亲的隐隐内疚。

总之,开战的父母对于夹在中间的孩子,永远都是一种解不开的难题。

“我才是受害者”

“你为什么向着你爸!”

“你说你妈做的对吗?”

这些话真的适合对一个孩子倾诉吗?如果注定了我们无法依靠自己来解决问题,我们也无法指望孩子来成为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无法维系婚姻,真的只是行为层面的问题,上升不到另外一个不知道是不是“施暴者”的父母有没有能力当父母的能力问题和“配不配”的身份问题。

可能彼此不是夫妻,但还有一个身份,从孩子呱呱落地就没办法中止,那就是这个孩子的爸爸或妈妈。

分手或分开,如果可以被理性思维理解为行为层面的选择,就不要上纲上线到“谁善良、谁邪恶、谁忘恩负义”道德挞伐。最经不起挞伐的是曾经爱的结晶-孩子。而最对不起的也是曾经那么美好的爱。

有一种行为的选择,叫分开,不是对身份的否定,更不是对能力的质疑,希望天下的孩子们可以全身而退。

谢谢你的妈妈曾经爱过我,我们虽然你在一起了,但不妨碍我们一起做你的爸爸妈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灰暗黄昏的荒草枯丛中 在冰天雪地的极度寒冷中 在酝酿诡计的漫漫黑夜中 在狂风暴雨的悬崖陡壁中 我始终仰着头 遥望...
    溪桥星雨阅读 942评论 0 0
  • 文/王诗文 01 张小北就职的公司最近新招进个大学生,90后妹子,人称田善人。别看小姑娘在公司呆的时间还不满试用期...
    王诗文circle阅读 12,690评论 73 500
  • 这篇文章岔开刻意练习的话题,写一写最近的一个感悟。前几天,有一位陌生人在微博上留了许多言,大致的意思是想问我如何面...
    Jane何简单阅读 4,496评论 1 0
  • 同样是在屋门前的溪流里,我们还玩另一种“花样”——放船。先要自己“造船”,取一张大概长是宽的一倍的纸张来,按长的方...
    梦醉捞刀河阅读 2,844评论 0 0
  • 设备方向发生变化时,应用会收到信的方向信息,并根据相关设置决定是否感觉新的设备方向调整界面方向。 如果需要修改默认...
    ProgressChen阅读 1,0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