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5
读着老舍的《四世同堂》,又一起共读着《骆驼祥子》,两相比较,更喜欢《四世同堂》。
同样是老舍先生的作品,为什么会更喜欢《四世同堂》呢?
历史背景一个是二战沦陷后的北平城,一个是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旧北京城。普通老百姓步履维艰的维持着生计,盼望着熬出更好的生活和新的世界。
语言特色,感觉《四世同堂》更为诙谐,作者更能从内心的细微处,表现人物形象和性格。
故事人物走向和整体基调不同,一个日渐惨淡,满篇满篇灰暗阴沉的人物和环境描写,一个是日寇统治下的屈辱求生与暗潮汹涌,隐隐能看到希望,见到光明。
《四世同堂》,北平沦陷,北平人成了没脸面和没尊严苟且活着的亡国奴。日子越过越徨恐,越过越艰难,越过越无望,一种等着被饿死冻死的锥心刺痛感弥漫在稍微有点生活经历的老北平人心里。可不管怎样,活着,日子总还是要继续过的,日本人、汉奸走狗,三天两头找事,随意杀戮,老百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身陷这样的大环境,谁能独善其身?
每家每户,都有可能随时有生离死别,还是那种没有告别,没有一点征兆就突然离去的,活着的家人面对这样的噩耗,痛苦慌乱,热锅上的蚂蚁般不知如何是好。这个时候,小羊圈胡同的邻居街坊,都能自发的互相搭把手,相互扶持着,把离去的埋葬了,留下的安顿好,艰难岁月里,这些星星点点的善心好意,让大家彼此有个依傍,抱团取暖,有了人情味,不至于太绝望,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那些走出去的勇敢的战士们,隐隐约约的,带来一丝光亮,中国人的血性,总不会被灭绝的,希望,总会藏在旭日东升的每一个明天。
《骆驼祥子》,最深的感觉就是——悲剧。一步一步的,把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撕碎了、摧残了,细细的给人看,惨不忍睹。
社会环境、战争和人,怎样把一个原本健康勤劳善良的年轻人,慢慢的温水煮青蛙一般,送入绝望堕落的悲惨境地。不管时局如何,祥子总在做着自己的梦,顽强努力着,坚持着,可是,每一次的坚持努力,即将看到希望时,命运那条弧线,又把他深深的撂到谷底,等他遍体鳞伤好不容易支撑着爬起来时,又再狠狠的冲你一击。
反反复复,没有差漏的,总能击得你旧伤未好,新伤又来。
祥子虽然有自身的性格缺陷,但本性不坏,有年轻力壮肯干肯吃路能耐劳,到堕落、破碎、无力挣扎,真是看得郁闷得很。《四世同堂》里,虽有堕落有阴暗,但也有反省有思考有进步有盼头,看着看着,总时不时被感动,被激励,被鼓舞。
每一次的伤痛和苦难,都成就了更积极更主动更成熟更勇敢更舍生忘死大义凌然的瑞宣。
而每一次的打击和困苦,却成了祥子堕落的理由,打击越大陷得越深,堕落得越黑越暗。
这不单是旧社会旧环境和战争带来的,换做当今,也有瑞宣和祥子一样的人。
社会好了,环境好了,但太阳之下,必有阴影。
阳光之下和黑暗之中的人,还是有区别的。
有人,会思考,会自省,会规划自己的人生,一步一个脚印,越走越远,越过越好。
有人,缺乏思考能力判断能力,随波逐流,被不良风气同化,从好变坏,自甘堕落。被披着羊皮的狼行骗得逞,从此一蹶不振,难以翻身。
我不愿意,借着《骆驼祥子》死命抨击那个旧的社会,社会有过人也是有过的。我痛恨军国主义的侵略,但我也不愿意,借着《四世同堂》狠狠唾骂全部的日本人。战争中受苦受难的,永远都是交战双方最弱小的群体。宫崎骏的动漫,《萤火虫之墓》,写的就是二战时,日本国内流连失所,孤苦无依的战争遗孤在贫病交加中凄惨死去的故事。
人被某些东西冲昏了头脑膨胀了野心干一些勾当时,已经不是人,是兽,是妖魔鬼怪了。
人,说到底,不仅仅是社会的产物,还是自我,人与人之间,情与情之间的产物。
缺乏自我成长的内在力量,一旦面对苦难,便会逃避会堕落,变得面目全非,人不人鬼不鬼。相反,有自我成长内在动力和反省能力的人,每一次的苦难,都是磨砺,越磨越强大,越磨越判若两人,坚强刚硬。
看到祥子被那“侦探”要挟,辛苦得来的几十块钱,被讹了去,良心还给压下去,不管曹先生妻儿死活,我真的郁闷坏了。
窝囊怯弱没脑没血气的祥子啊!
这样的人,不管放在哪个时代,都免不了呜呼哀哉。
每天匆匆的写,结构逻辑严谨是很难的,难免会有疏忽错漏,阿弥陀佛,有空又想修改时,再修再改吧。
咋整,已经快两千字了,还有很多想写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