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开启行为的改变(读书摘要)
1.4心理免疫的x光片:看清心中的恐惧
照出心中的爱与怕
我们对改变有一种本能似的直觉,认为改变很简单:如果我们想要改变某一种行为,只要做跟它相反的事就可以了。如果做不到,不是我们的意志力有缺陷,就是我们不懂方式方法。
可是,从心理舒适区的角度看。有时候你没法改变,不是因为你不知道方法,而是因为你不了解自己。你已经发展出一套习惯的应对方式,而改变却要求你放弃它,去用另一套应对方式。这时候,你需要面对内心真实的爱和怕,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获得新的经验,迎来真正的改变。
心理免疫x光片,是由哈佛大学研究成人发展的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发明的。他认为,人的心理有一套免疫系统,它会排斥我们采取新的行为方式,以此来维持心理结构的平衡和稳定。心理免疫系统的本质是一套焦虑控制系统。当我们用新的行为方式行事时,心理免疫系统会让我们感到焦虑。为了避免焦虑,我们就用回了老办法。凯根认为,心理免疫系统体现在每一个阻碍改变的行动中。
画出心理免疫的x光片
心理免疫的x光片的第一栏,是我们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比如,希望自己变得更开心,希望自己更有创意,希望自己挣更多钱。但是,这些目标都不是心理免疫系统能识别的。开心是情绪的目标,更有创意是能力的目标,挣更多钱是结果性的目标,而心理免疫系统的目标是用行为来标识的。所以,应该写下的目标是:更自信地表达自己。表达就是一个行为。
x光的第二栏写的是,我们正在做哪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
x光片的第三栏,需要思考这些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有哪些隐含的好处。比如,不自信地表达自己,有什么好处?如果想不出来,可以换一个问法:如果不这样做,担心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比如,艾米不敢自信的表达自己,原因是为了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避免被别人排斥,避免别人看到她因为说错话而出丑,并因此觉得她很蠢。)正是这些隐秘的好处鼓动者大象的情绪,驱使大象走上了与目标相反的路。现在,它被翻译成了骑象人能够听懂的语言。
是什么让艾米把发表不同意见和被排斥画等号的?又是什么让她把说得不对和别人觉得她蠢画等号的?
x光片的第四栏,她心理有一个重大的假设。这个假设隐藏在一系列与目标相反的行为背后,正是这个假设让这些行为所谓的“好处”成立了。
艾米的假设是:如果我发表不同意见,就会引发冲突。
案例:艾米在会议上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她想改变。
作为心理免疫的x光片,应该进行4个步骤:
1.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更自信地表达自己
2.与目标相反的行为:经常附和别人;说话很小声
3.潜在的好处: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
4.内心重大假设:如果我发表不同意见,就会引发冲突
改变为什么很难发生。改变的愿望和不改变的动力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能力和动力在空转中痛苦的消耗着。心理免疫的x光片,就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个冲突。
心理免疫系统曾经保护了,也许现在还在保护着弱小的、容易受伤的我们。但终有一天,我们要挣脱她的怀抱,开始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