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都这么多年了,我终于弄清楚了一件事情,不喜欢读书。
举个例子,10年,我在南国书香节上面淘了一本商务印书社的《西方哲学史》(上下册)。五年了,这书我才翻了1/4。而且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把它放在床头,以提醒自己;甚至我将读这本书列入每晚睡前必看书籍的计划里,最后计划落空了,也就没这本书什么事了。所以,我意识到,我买书、说自己喜欢读书,纯属附庸风雅,跟风装逼。但,即使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我继续购入更多的书籍,每一次满减都是无底洞,买回的书籍越堆越多。14年底哪会,看到Tony说要用半年时间看完英文版的《尤利西斯》,我也就头脑发热,说要在半年内看完《尤利西斯》中文版。最终,这套书还未开封,塑料膜依旧环滑溜滑溜的。
不喜欢读书之人,也是有权利写读书总结的,单纯不抒不爽。
总的来说,我读的书基本都不费什么脑子。所谓不费脑子,就是不需要思考的,用感受就好。例如故事类书籍,《夏先生的故事》,《质数的孤独》,《忽然七日》,《别对我撒谎》等等,这些就压根不需要用脑子去想,就当看一场电影就行了。不过也有特例,像《革命之路》、《蝇王》、《生死场》这类的书籍,我还是花了挺大的精力去理解它。包括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书友对本书的评论等等。《革命之路》故事情节很好懂,但主要还是世间赋予了比较多的含义在里面,例如对社会的讽刺等等,这些要去延伸拓展可不好弄。至于《蝇王》就更加多是因为经典名著,有种一定要读出点什么的心理在作怪,所以读起来也更专注了。《生死场》的话,真的是因为文字语言晦涩,导致我读到后边才慢慢理解作者要表达啥。不过,大部分作品而言,我都不需要经过脑子,应了《我是个年轻人 我心情不太好》里说的一句话:Stop Thinking,Start Feeling。
有两本书是我看了觉得非常值得的,是关于女性主题的纪实类作品,一本书《打工女孩: 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中国》,另外一本是《天空的另一半: 普利策新闻奖得主讲述女性的绝望与希望》。这两本书角度十分不一样,一个是以一同生活的方式去记录近几年来农民工大潮里女性的变化;而一个是以一种各地考察的方式向我们阐述那些第三世界国家现在女性所受到的不公平对待。《打工女孩》因为更加贴近我的生活,所以我也更加用心地去感受及思考,并且撰写了我今年唯一一篇读后感。不过主观上认为,《天空的另一半》描述的东西更加令人震撼,也更加刷新三观,你所不知道事情,真的太多太多了。
一般情况下,我是不会去主动读一本工具书的,因为除了索然无味,重要的是没有边实践边去读,工具书的意义就体现不出来了。但有一本例外,《超越平凡的平面设计:怎样做好版式(第2卷)》这本书的确出乎我的意料。这本工具书里面的一些知识点即使我过了一段时间也依然记得,例如排版空间间隔、互补色与对比色、如何进行色彩搭配等等。看完之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在照片的后期制作中有了明显的进步。为什么能看下去,究其是对美有所思考,而非仅仅照本宣科、人云亦云。
剩余的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书籍,就不一一描述了,想看看我看了什么书的,请戳:书单
2015年读了23本书,平均下来,一个月两本,对于那些一周一本甚至几天一本的大神来说,我是比不上的,但我也对这个战绩比较满意了。这20几本书,有部分都是我在旅途中阅读完的,例如出差、搭地铁、搭公交。我就曾经在北京到广州的长途列车上读完过两本书。平常在家里还是经不住其他诱惑。我一朋友Andy(介绍一下,拆书帮杭州分舵舵主)说过这么一句话:“阅读是用来陶冶情操,是一件愉悦的事。”说这话的人要么已经功成名就,要么就是衣食无忧。 怎么说呢,读书,至少对于我来说不是一件愉悦的事情,甚至,伴随着痛苦。虽然我一直强调自己,痛苦的事情就不要去做,做人最重要开心。但怎么说呢,我知道读书是一件Right things,仅此而已,无论是否愉悦,是否陶冶情操,这件事必须进行下去。
期待下年会有更好的成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