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时代土地是生产资料,工业时代资金和劳力是生产资料,而互联网时代的生产资料又是什么呢?是知识和数据。这就意味着互联网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而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面对无限的知识和有限的认知能力,人类将如何应对?
互联网时代是知识的时代,知识是生产资料,面对知识的大爆炸,人类想把所有的知识都学完,那是不可能的。而知识在互联网时代不可或缺,不像农业时代的农民,工业时代的工人,掌握一定的知识就能进行生产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产活动,基本上不需要体力劳动,生产活动基本上都是坐在电脑前进行的,一切的体力劳动几乎都是由人工智能来完成。人类之间的比拼就知识的比拼,不像现在,没知识就靠体力劳动维持生活。在互联网时代靠体力劳动是无法生存的,只能靠知识才能生存。在未来知识不仅呈爆炸式增长,知识的更新换代又极快,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知识才不会过时。
我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才能适应未来的生活。有人会问,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所有的新知识,我哪来的那么多精力,这不是把人累死了吗?未来的人类不是毫无幸福感了吗?你如果要幸福,当然还是有办法的。如果你不想花大量时间去学习,那只能利用电脑了,你必须不断熟记各种各样的网址,需要有关的知识赶快打开网址去查找。所以,未来的人类是人机结合的新人类,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脑。人类学习的内容是不精确,只需要定性的把握,如果不是这样,人类在知识大爆炸面前,在认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是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那些精确的定量的知识只能交给电脑来完成。
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变革,为了让孩子能够适应未来的世界,教育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否则,我们教的学生在未来就会生活在过去。就像现在的我们,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首先想到的是在字典上查,而不是在电脑上查一样,有点不适应社会的变革,我们的这种行为是过去的生活行为。因为我们在学生时代总是查字典,成人后养成了习惯,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会不由自主的查字典。人在学生时代养成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那么,为了让学生在未来不生活在过去,教育将做出怎样的改变呢?
第一、教会学生学会处理海量信息。
我们在学生时代学到的知识,能够在工作用到的还不知10%。在未来知识更新换代更快,学生在学生时期学到的知识,在毕业后可能已经过时,虽然可能过时,但不学却不行。因此,我们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一定教会学生学会处理海量信息的能力,在知识大爆炸的未来,学生如何在这海量信息中寻找出自己需要的信息,这是一种能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也有不同的效果,但是,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竞争中才会立于不败之地。而且还要不断地培养、不断地训练这种能力,这种能力才会不断地提升。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已经过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应该是死记硬背,而是要不断提升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教会学生全球化交流
在未来,任何的闭关锁国都是不可能,国家只有不断扩大交流范围、交流的深度,才会有发展的可能。因此,只有善于交流的国家才会有更大的发展,而国家善于交流,离不开众多的交流性人才。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只有从小不断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交流中成长,学生的交流能力才会提升。我们一定要改变课堂模式,由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讨论交流,学生才会适应未来社会。
第三、教会学生学会懂得自我导向学习
学生自我导向地学习分成几个步骤:学生自我定位、制定目标、学习、评估。这些过程的具体实施,都适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只有在这几个步骤下,反复训练,才能提高学生自我导向的学习能力。
互联网时代不仅学生所学的内容有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变化。知识型教学将会被互联网所替代,教师业务重心将发生转移。教师逐渐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服务者、帮助者、知心朋友。因为未来的课堂是这样的:
第一、每个学生都有电脑。知识可以直接从电脑上获取,教师不再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更像是一个学习的组织者。
第二、教师不在是拥有知识的权威人士。学生要获取知识,借助网络就可以不必全靠教师,或者与别的学生交流获取知识。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教育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国家需要众多的交流性人才,与世界各国搞好合作,国家才有竞争力。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具备处理海量信息的能力,来适应未来社会。
最后,我引用达尔文的一句话来结尾:
面对未来变革,我们只能适应,方能生存。任何无力的反抗,既害了学生,又损害了国家利益,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