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别样的一份情感,在连月阴雨的孟春里我特意来到了准提庵。
在我的记忆里,那还是大集体的时代,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交通运输的落后,煤是当时生火做饭的奢侈品,没有关系是买不到的,况且那个挣工分的时代,一天的劳动价值就那么几毛钱,普通的人家也烧不起,因此像我们家这样境况的人家都是到山上去砍柴用作燃料,我是那时知道从墩堰通往华容伏寺大队山岭的半腰处的一座青砖石砌的三间小屋,便叫准提庵了。
那时的准提庵是墩堰大队的看山员居住的地方,在许市境内那座东西走向的山脉从山顶的分水线以南都归近山的大队所管,我所在的石桥大队,对于山的所有是没有一丁点份儿,我们每年的柴火都是翻过墩堰的山,在所属国营天井山林场管辖的山地和华容伏寺大队所属的区域里砍的。
砍柴的时日,每天都要经过准提庵,那时给人留下印象的恐怕是小屋东北山坡边的一个小水坑,说它小,面积不足一平米,水深不到一尺,常年都有水,即使在那集中砍柴的干燥季节,来来往往的不下百人次,也没见它干过。坑底的细沙清晰可见,坑边有一块二尺来长的条石,去砍柴的时候一般都会到小坑里用壶装满水,还喝上几口,那个清凉甘甜的味儿一直凉透心底。尤其是担柴回家的途中,老远就想到了那个小水坑,哪怕是再累,也弊足一股劲快步奔向那小水坑,那时的你那时的我都顾不上什么,就趴在那条石上,双手衬到水里,低头猛吸一阵子。尽管那种以柴为燃料的日子过去近三十年了,那个小水坑依旧存于我的记忆深处。
真正重新认识准提庵,还是前不久市宗亲会的新春茶话会上,宗亲们讲了有关准提庵的传说开始的。
这次我来了,不是因为那个曾经给我解渴过的水坑,而是要探寻一段尘封经年的往事。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准提庵,我特意请了墩堰人称“活典故”的桑林宗长。沿着当年砍柴的路径,弯弯曲曲的小路都被水泥路所代替,在凤凰坝堤上下了车,满坝的水在微风的轻拂下泛着层层涟漪,似乎宋代文学家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写的就是此处。而近处山的倒影,在层层涟漪中呈现出重重叠叠的水墨画。向坝的另一头望去,只见一团紧簇的竹林环抱着几间小屋,那便是我今天要仔细端详的目的地了。
爬过一段曾经砍柴必经的陡峭山道,来到准提庵小屋门前,使我为之一惊,全然不是我印象中的小屋了,经桑林宗长介绍,过去的小屋已经倒塌,这是九二年经周围众香客捐资重建的,抬眼望,准提庵三个黑漆大字高悬门楣,大门两旁是嵌入准提菩萨二字的嵌名联:“准目垂青观自在,提婆引路渡真如”。桑林宗长便向我们介绍起准提庵的前缘后果。
据颜氏族谱所载,颜回第六十九代孙颜镒,字瑞名,号琢庵,墩子堰人氏,苦读诗书,于明一五六八年任浙江湖州府同知,继任四川重庆府佥事后转升山东济南府知府,诰授奉政大夫。于公元一六一七年转护途中,江中突遇妖风四起,电闪雷鸣,暴雨瓢泼,天地间一片漆黑,众人惊恐万状之际,突现祥云一团,刹时风停雨住,炫开日光,得以顺利返航。当晚即有一白须老人于梦中告知,所能逢凶化吉皆因白云将军、准提菩萨,关公圣帝的护佑才得以平安归途。为答谢三位尊神的护佑之恩,遂于当年在此修建庵堂一座,请三尊神像供至其殿堂,并派二房夫人在此虔诚供奉。后瑞名公再续一房,终得一子繁盛至今。
历史离我们已久远,呈现眼前的是三尊圣像依然炯目有神,室内香烛余味还浓,四百余年香客不断,接踵踏来,菩萨显圣的事例也如雷灌耳,络绎不绝。
出得门来,向前一望,凤凰山凤凰坝尽收眼底,微风轻拂竹林摇曳的吱吱声轻脆入耳,远处水天一色,星罗棋布的村庄点缀在开阔的视野中,连月不开的阴雨今天也戛然打住,是不是三位菩萨护佑,无白须老人托梦我不得而知。
为了曾经的那一份饥渴情怀,我还单独去看了那水坑,水坑已经面目全非,腐叶浮土已将其填满,只有汩汩清水漫溢出来,似在诉说庵堂的际遇。
下山走去,桑林宗长向我讲述了一些有关庵堂内不尽人知和不如人意的往事。
掩卷沉思,人的机遇与巧合是不可避免的,我只想说的是,数百年前,知府报恩求子建庵堂一座,二位夫人虔诚祈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数百年传承,香火不断,一座孤独的庵堂,方圆数千米没有人家,(只是近几年在凤凰坝附近才有人居住)入夜,四周万籁俱寂,室内烛影闪烁,一二个弱女子,守住这一座庵堂,是何等的虔诚驱使,是何等的境界使然?
如今菩萨依然演绎着灵验的故事,香客络绎不绝,而庵堂却无人驻守,我不得不对过去那些以青灯为伴,木鱼为乐,一心向善,虔诚的守护者肃然起敬。
2019.2.22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