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妈妈真的爱你吗?” 答案出乎意料

都说孩子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肉,自打孩子出生,便被呵护着、关爱着。

作为妈妈,你一定爱你的孩子,你也知道你爱你的孩子。但是,孩子知道你爱他吗?

不信,你可以去问问,答案一定会让你很惊讶。

有一位妈妈问自己3岁的孩子:“你知道妈妈真的爱你吗?”

宝宝的回答是:“是的,如果我乖乖的,你就爱我。”

同样的问题,如果问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他的回答可能是:“我知道你爱我,前提是我得考个好分数”……

一、孩子不知道自己很重要。

高尔基有一句名言:“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是国家的一桩大事,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

《正面管教》一书中举过一个例子。

一个叫弗雷德的孩子打碎了妈妈一个很珍贵的古董花瓶。他妈妈非常伤心,坐到哪儿哭了起来。

弗雷德为自己打碎花瓶难过得不得了,看到妈妈这么伤心就更难过了。

但是,他最后问道:“妈妈,要是我出了什么事,你会这么伤心吗?”

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在孩子身上付出了那么多,他一定会懂,会明白自己是被爱的。

但是,往往我们面对孩子身上出现的小问题时,过度关注他的“不良行为”,以至于眼中就没有了孩子,于是孩子眼中也就没有了自己。

结果就是,他们经常不知道自己有多么重要,不知道父母有多么爱他们。

所以,“孩子需要知道,他们要比他们做的任何事情都重要,”比生活中的任何物质财产都重要。

二、孩子需要感受到无条件的爱

看到一句让人泪崩的话:如果能换回孩子的生命,天堂里一定挤满了妈妈。

孩子很小的时候,偶尔生个小病,看着孩子难受的样子,相信很多妈妈都想过:如果能替孩子受这个罪该多好?!

能用自己的命去换孩子的命,宁愿自己受苦也不忍孩子受累的妈妈,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呢?

但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孩子的爱开始加入了一些别的东西。

慢慢的,孩子会觉得:要想爸爸妈妈爱我,我就要乖乖听话,好好吃饭,认真听讲,按时练琴……要考个好成绩,要上个好大学,要出入头地……

爸爸妈妈的爱越来越沉重。

爸爸妈妈忘记了爱和欢乐才是生活以及和孩子相处的目的。

我们希望孩子更好,因为我们爱他们。同时,也认为:如果孩子做了我们认为对他们好的事,他们就会更幸福。

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却是:“我永远做得不够好。我达不到你们的期望。你们想让我做得更好是为了你们自己,不是为了我。”

有句话说得特别好:孩子只有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

而没有什么事情比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感觉更好的了。

我爱你,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跟其他的都无关。

三、我们都不完美,所以才需要爱的供养。

如果我们有一天能够意识到:“我的孩子还不完美,我也一样”,那么接下来跟孩子相处时就会轻松、快乐很多。

当然,光有爱和常识肯定是不够的。爱里蕴含着责任,包含着沟通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

就以教孩子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来说,可以从“赢得合作”和“解决问题”两大方面来进行。

接下来,就以“赢得合作”为例,看看怎样做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具体有四个步骤,可以消除跟孩子之间的沟通障碍。

1、表达你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在你看来我想要你得到更好的分数,是为了我还是为了你?”

2、表达同情,而不是宽恕:“我能理解为什么你似乎不能为了我把事情做得更好。当我父母想要我做得更好时,我也觉得似乎我是为了他们和他们的期望而活的。”

3、和孩子分享你的真实感受:“我的确是希望你考得更好,因为我觉得这对你有好处。我知道这现在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良好的教育会在将来为你打开很多大门,能给你提供更多的机会。”

4、让孩子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怎样才能找出一个办法,使你把努力进步看成对你自己有益的事,而不是因为受到了我的批评?”

你的行为背后的感觉远比你的行为本身更重要。

让我们学着表达无条件的爱,在亲子关系中体验到更多的欢乐、和谐、合作、尊重和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